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5日 · 2. 誰要報稅? 因應每位打工仔均有$132,000的基本免稅額,代表只要你在今個課稅年度(即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的 年薪超過$132,000 (平均月薪超過$11,000)便有可能要交稅。 即使你沒有收入、收入低於免稅額水平、或者計及扣稅項目後不用交稅,你也需要報稅。 只要收到報稅表,便要在限期內填妥並交回文件。 同時,不論全職、兼職或是炒散,以銀行過數抑或現金出糧,所有應課稅收入(例如薪金、工資、佣金、津貼、花紅、額外賞賜、僱主提供居所的「租值」及退休人士所收取的退休金等)都需要如實申報。

  2. 2024年5月20日 · 韓國湖西大學的創始人姜錫圭教授在65歲載譽退休,然而此後他卻度過了灰暗的30年:一事無成,只是昏昏沉沉地虛度時光,等待死亡。 95歲生日那天他潸然淚下—— 原來人生遠比他想像地要長。 如果不是有意識地去生活,時間只會白白流走。 在年輕時,姜錫圭非常努力地工作,也因能力獲得認可,被他人尊重。 「感謝這些付出,在65歲我得以光榮自信地退休——我卻沒有料到,30年後,在95歲生日那天,我會因後悔而淚流滿面。 人生的前65年,姜錫圭活得自豪且榮耀,但餘下的30年充滿了悔恨以及苦楚。 退休後,姜錫圭想:「我已經過完了自己的一生,從今起每多活一年都是賺到。 」於是抱著這種想法, 姜錫圭只是在等待無痛的死亡降臨 ——就這樣毫無目的、毫無希望地活了30年。

  3. 2024年5月15日 · 20多歲的青年腦筋靈活轉數快,能短時間內吸收同處理大量資訊,運算能力強勁,但這種長處好容易變短處。 加上生活經驗和知識累積不足,好多年輕人對消費趨勢或股市的熱門板塊只有粗疏研究,衝動做出魯莽的投資決定。 Kravietz表示,遏抑炒賣的心態很重要,要學懂冷靜把握入市時機,不要跟風或試圖賺快錢。 許多背負學生債務的青年需要同時處理多筆貸款。 財務顧問Megan Kowalski指出,為了減少債務,他們往往誤墮一個陷阱:沒有先償還最高利率的貸款,錯誤專注於金額最小的貸款。 她建議: 最好優先考慮償還利率最高的債務,長遠有助減少需要支付的利息。 30歲: 保險日漸重要 為家人著想宜多加研究.

  4. 2024年5月1日 · 4%是一項知名的退休開支準則,對於退休人士而言一個魔術數字(magic number),規定他們可以在第一年安全地從投資組合提取儲蓄的4%,然後每年根據通脹,以4%為基礎,調整提款金額。 此方法旨在降低退休儲蓄在30年內花光的機會。 換言之,假設投資組合保持4%的年回報,儲蓄便能用之不竭。 然而儘管4%提款率曾經很受歡迎,這項本來被奉為「金科玉律」的規則亦漸受到批評,當然亦有商榷餘地: 近年由於高脹、經濟放緩,投資回報率較低; 退休人士的安全提款率都跌穿了4%; 不過,包括晨星(Morningstar)在內的一些財金專家 表示 ,由於債券孳息率上升,4%提款率可能重回安全網。 本文簡單回顧一下4%安全提款率的原理和實際操作例子。 為何使用提款率策略?

  5. 2024年5月9日 · 「四代同堂」本是家庭美滿的象徵,但若果這「四代同堂」之中,最少有兩代都是退休人士,這份福氣的背後未免深藏太多壓力。 財務公司St James's Place的最新研究顯示,在英國,「多代退休」家庭,即家庭中包含不止一代人退休,已經成為趨勢,並在迅速增長中———55%的將退休人士未來依然需要為其他幾代人提供財務支持。 「多代退休」家庭. 未來10年内將有100萬個. 約有55%的英國將退休人士預計在接下來的10年中,還需要支持其他幾代人的退休生活———而在已退休人士中,該比率為37%。 研究顯示,隨著英國人口進一步老齡化,「多代退休」的趨勢將會加劇。 在未來10年內,有近100萬個家庭將會出現多代人同時退休的現象。

  6. 2024年5月13日 · Jordan Shlain經營著一間私人醫療保健公司,超級富豪們在這裏享受著高度定制的醫療服務,甚至能動用斯坦福大學的專題小組為其身體檢查。 Shlain對CNBC表示,健康保值與財富保值道理相同:「24歲後,你的健康資產就會開始貶值,因此我們致力於盡最大可能降低貶值速度。 家族辦公室通常以財富保值為目標,我們的目標則是健康保值。 當人們問及Jordan Shlain醫生的診所時,他總是簡單回答:「這是一間為你的健康服務的家族辦公室。 「家族辦公室通常都以財富保值為目標,」他對CNBC表示,「我們的目標則是為您的健康保值。 24歲後,你的健康資產就會開始貶值,因此我們致力於盡最大可能降低貶值速度。 患者聽到這種説法也許會失望,但作為一種商業模式,Shlain的策略卓有成效。

  7. 2024年5月19日 · 「吸引力法則(The Law of Attraction)」是近年來極其流行的概念。 源自一本名為《秘密》的暢銷書。 簡單來説就是:只要你對一件事的執念夠強,並把握機遇,就可以吸引到你想要的任何事物——人生中的所有成敗得失,都是你自己吸引的。 放到財富中來看,就可以説是:只要你對財富的執念夠深,那麼錢自然會來找你。 你不「貪」,錢不來。 這當然不是說躺在床上發夢便可以擁有財富。 比爾蓋茨、朱克伯格退學創業的經歷已經是老生常談:你對財富的執著會趨勢你去深度瞭解賺錢的方法,因此對於時代的風向便能更加靈敏。 洛克菲勒:貪婪大有所為. 這便是富人都看似「貪得無厭」的原因:金錢觀自洽,對財富有追求,而已經獲得的財富進一步佐證自己金錢觀的正確性,自然對金錢的執念愈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