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3日 · 法國工會早前警告若政府不能夠為暑假期間被迫工作的人們提供足夠補償他們將在奧運期間罷工在希臘各地的公共交通和國家鐵路服務因罷工受阻之際首都雅典有數千人參與五一勞動節示威該國最大工會爭取恢復在金融危機時期廢除的集體談判權。 示威遊行中亦有聲援巴勒斯坦的示威者加入;有示威者亦表示,美國支持巴勒斯坦人學生的權利及正義要求正被鎮壓,希望藉遊行聲援他們。 韓數千人不滿政策反勞工. 在南韓首都首爾,數千名示威者集會抗議總統尹錫悅保守派政府所推行的「反勞工政策」。 工會代表在演講表示:「在尹錫悅政府之下,過去兩年我們勞工的生活陷入了絕望。 」工會批評,尹錫悅去年12月否決一項限制公司就工會罷工造成的損失索償的法案,政府亦表示會嚴厲打擊非法罷工。

  2. 2024年5月23日 · 本報綜合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周二突然飛往處於暴亂危機的太平洋法屬地新喀里多尼亞視察當地暴亂已持續一周支持獨立分子和土著部族卡納克人反對選舉改革可讓居住最少10年的外國人有權投票

  3. 2024年5月24日 · 美國2023年背負北約68%的軍費開支是背負第二多軍費開支的德國之10倍此外英國法國的核彈在法例上只在本土受襲時才可以使用若要轉為保護北約及歐盟其他成員國便需修改法例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4年5月18日 · 首先,法國的國民聯盟及德國的另選黨雖然都轉為溫和,由聲言醞釀脫歐改為留在歐盟推動改革,它們表面上雖反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但對北約東擴有很大意見,更不支持援烏及對俄實施制裁。 國民聯盟最近就法國總統與烏克蘭簽署兩國安全協議,亦投下棄權,表示不予支持。 更有趣的是,兩黨作為極右派,均維護強烈民族主義,自然反對新移民及德、法傳統文化被侵蝕,但在經濟政策方面卻左傾。 它們經濟政策的立場,跟德、法極左民粹主義黨派居然極相似,強調控制物價、照顧工人及農民的福利,更要改善社會的貧富懸殊。 德國和法國左翼和右翼民粹勢力的同時冒起,深切反映歐洲政治的兩極化,也在歐盟成示範作用,夾擊中間派及進一步凝聚力量推倒親美勢力,它們於歐洲議會的勝利,更會使德法未來政治變天。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6. 2024年5月12日 · 法國總統馬克龍近月已努力爭取對烏政策的主導權搶奪美國的政治主動。 德國總理紹爾茨訪華起不了大作用,因為德國的執政聯盟中綠黨反華激烈。 馬克龍邀請習近平訪問,而不是跟隨德總理訪華,中方迅即答應,由是異軍突起,給馬克龍帶來難得的時機。 習近平訪法的成果,一是打破美國對華的圍堵,中法會面友好,向全球宣示。 二是兩國合作,在農業與科技方面也破壞美國啟動的對華貿易戰和科技封鎖,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合作方面,兩國聯合公報提的立場,已超越對立國家的互相制約、對立,而是像友好國家一起探索人工智能帶來對科技、經濟、就業的重大問題,替人類社會尋求安穩的發展。 三是對中東局勢的聯合聲明,打破了美國刻意製造的新冷戰兩大陣營的界限,超越美國及歐盟所強調的共同價值、歐洲價值。

  7. 2024年5月17日 · 產評. 龍門陣. 坦言集:三次大戰?. 斯洛伐克總理菲喬被行刺,令人聯想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奧地利大公斐迪南被暗殺事件,會不會同樣地由行刺觸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斯洛伐克被視為與匈牙利、塞爾維亞同屬歐洲分裂主義者,它們的政府反對軍援 ...

  8. 2024年5月11日 · 對於中法關係密切,美國最是不爽、擔心,因為中法都是美國排斥打擊的對象,積怨甚久。 中國現在更是美國最大的戰略競爭對手,「威脅美國繼續偉大」。 而法國長期以來是美國在歐洲的「異己分子」、「干擾力量」,一直要搞「法國戰略自主」,乃至「歐洲戰略自主」,抗衡美國。 如今,美國對歐洲的控制已經開始動搖,法國就更加來勁兒,把建立「歐洲軍」、建立「歐洲戰略自主」喊得震天價響。 美國很煩,但對這個「盟友中的搗亂分子」沒有辦法,輕不得,重不得;輕了,不管用;重了,會影響大局,引致美國在歐洲和西方的利益受損無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