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深圳兩日去邊好 相關

    廣告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6日 · 近日《年少日記》上畫,引發了一輪學童自殺的討論,而很不巧,影片準備排片上影之際,社會上接連出現學童自殺個案。事實上,香港學童自殺問題非一日之寒,現在影片把問題巨大地呈現在銀幕上,確是有機會讓整個社會察看到底我們的教育發生了甚麼事。

  2. 2024年5月16日 · 影片不以名字來描述他們,而是以身份及罪名來標記他們。不同名字,不代表他們是無名之人,相反,影片記錄的不是那人姓甚名誰,而是他們在這個社會中及這場運動中的位置。這份身世,正正是導演想要向觀眾強調,正正是影片想要觀眾作反思的。

  3. 2024年5月16日 · 《寶驚魂》另一個與流浪漢小說有別之處在於,流浪漢小說多數說之以寫實主義風格為主,但《寶驚魂》則是超現實風格處處。 第三部份,阿寶誤打誤撞地走進了森林,遇上奇異的劇團,儼如一個理想而有希望、未來的小社區(嬉皮士? 反文化運動? ),阿寶因而也可以在奇異劇團中幻想自己成為另一個自己,更強大,更有信念,由非流浪漢變成擁有如奧德賽一直尋家回家的英雄人物。 但現實是,英雄與阿寶無緣,阿寶突然驚醒,然後回到他軟弱的終極之源:核心家庭。 第四段的母子對話,不夠細心的觀眾很容易誤讀這段母子的爭吵,看似是因濫愛孩子而求愛於子的母親與壓力過大而不敢面對母親的媽寶:阿寶之軟弱源於老母的強橫。 但此解讀缺失之處在於:父親何在?

  4. 2024年5月22日 · 流亡導演一家人意識到未來最糟糕的情況可能就是家人間的斷絕關係,於是開始重建關係跟嘗試與彼此溝通,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意味,也讓觀眾感覺到導演想要建立關係跟嘗試溝通的強烈企圖。 陳智廷:先請導演討論像詩歌的楊樞日記,以及片尾的詩歌〈素馨花的記憶〉搭配智海的插畫與方方的音樂。 應亮:楊樞的那些文字的由來,是宮哲在拍攝期間以人物的身分寫的日記。 那時拍攝已結束,在做後期,一天,她電郵發給我幾張她日記本的照片,有文字、她畫的圖畫和拍的圖片。 我挺驚訝,也很高興。 片子準備期挺長,跟演員的表演準備也跨度四個月,是生活式的積累,在演員的身體跟精神上也內化了很多東西。 我讀她的文字,感受到這種作用和體現。

  5. 2024年5月16日 · 檢視伊藤高志(Takashi Ito)創作年表,打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開始接觸超八,然後八十年代愛上十六釐米,他的作品皆是徘徊在十分鐘上下的實驗短片。. 進入千禧代,他走進舞台和畫廊空間,跨界為其他界別藝術家提供影像服務,個人電影作品遞減,然而還不 ...

  6. 4 天前 · 渡得過與渡不過,也在這一杯。. 這酒到了《擺渡人》裏,成了陳末忘記(或念念不忘)何木子的方式,也成了酒吧街上所有人要渡過的媒界。. 至於那歷來只有陳末能完成的一分鐘內飲光50杯不同年份Vodka的挑戰,就允許我先入為主概念先行地,認為是回歸50年 ...

  7. 4 天前 · Google. 先不論許鞍華是否有中國情結和合拍片考量,她最先是一個導演,而每個導演都必然是位故事獵人──如此想來,《明月幾時有》那些口述場面與劇情互間呈現的小技巧,就很能理解,更甚的是,順著口述這條「實」線,這部改編真人真事的電影就變得異常有趣。 這可說是同時利用了劇情片和紀錄片的特色。 細看虛實兩線在《明月幾時有》的運用,其實許鞍華並沒有暗渡陳倉,在她的鏡頭裡,香港,就是主旋律。 中資不是問題. 在一套中資合拍片裡,香港如何成為主旋律呢? 首先當然要談談「中資」這個話題。 一提到中資電影,人們馬上會想起一大片北漂港導的「歌功頒德」大電影,不過,如像《智取威虎山》裡徐克智取紅軍樣版戲,把樣版拍成了香港黑社會江湖武俠片,我們還是要相信某些導演作為故事獵人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