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4 天前 · 日青認為,香港人棄置閒置物品的常見原因分兩種,一種是與文化有關,如認為搬家後所有日用品和食物都要換;另一種是出於無奈。 她在2012年成立OYIF前夕,就遇上第二種。 那時親人要結婚,將家中單人牀換成雙人牀。 「我不想他送去垃圾站,問過慈善團體,都歡迎我們捐,但發現它們仍在用很老派的配對方式,拍照、打印出來,再放入透明資料簿讓人認領,流轉率不高。 」她亦不想用賤價賣出。 跟現在時興用Instagram、Threads、抖音或小紅書不同,當年fb仍是熱門社交媒體平台。 日青開設OYIF群組,隨即「愈發愈大」,因群組中的親子用品引來不少母親,觸及上萬人。 她說當時感受之一,是群組真的幫到人們搬屋時贈物的需要。

  2. 4 天前 · 【明報專訊】近日香港新聞博覽館舉辦「緬懷新聞攝影泰斗陳橋先生 鏡頭下香港歷史點滴」專題展覽,紀念首代華人攝影記者陳橋,後輩稱之「橋叔」。 橋叔屢獲殊榮,包括6次世界新聞圖片榮譽獎,和英女王榮譽獎章。 橋叔今年4月6日在加拿大溫哥華辭世,享年96歲。 他走過近一個世紀的歲月,旁人不太可能完整說出他的故事。 記者分別訪問幾名曾短暫與橋叔共事的人,他們都異口同聲道出橋叔謙遜又不甘平凡一面,較少人留意的是,不論橋叔拿着相機跑什麼場合,他腳上依舊穿着一雙皮鞋。 卅載報業生涯 銘記「早到遲退」/文˙ 姚超雯. 《南早》黑房主人 耐心教新人攝影. 橋叔於攝影集《鏡頭下的歷史》自序提到他曾以拍攝「即影即有」照片維生,在1956年加入《英文虎報》當黑房助理兼攝影記者,3年後轉職《南華早報》。

  3. 4 天前 · 「歷史未必是真正發生過的事,而是有人真的這樣說過。 」海濱文化導賞會會籍事務協理吳力波(波叔)如是說,又稱保留文物古蹟不但傳承歷史文化,更能增強身分認同。 波叔年逾70歲,在紅磡一帶住了過半世紀,他說他正是對「紅土九」(紅磡、土瓜灣,九龍城)充滿歸屬感,才會開始帶導賞團,讓團友認識他成長的社區。 今次故事的主角龍津石橋與九龍寨城、土瓜灣和啟德一帶有密不可分的聯繫。 先說一下龍津石橋的名字由來,據波叔說,「龍津」指的是「聚龍通津」。 「龍」在傳統意義上代表天子,有傳宋朝曾有兩名落難皇帝——宋端宗和宋帝昺逃到香港。 南宋在香港九龍東一帶設官富鹽場,由鹽官專司管理,九龍城區被稱為「官富場」。 南宋末期元軍南侵,宋端宗逃到官富場,而官富衙門正是後來的九龍寨城所處之地。 「津」就是道路或河流交匯處。

  4. 4 天前 · 拍片憶述病發過程 俄仔難忘被多間醫院拒收. 【明報專訊】29歲俄羅斯網紅「俄仔」Artem Ansheles早前因急病送院,情况嚴重,經理 ...... (2024年6月2日) 處男演唱會走數冇騷肌 P13XL承諾下次開騷一定露. 【明報專訊】男團P13XL出道3年,前晚假九展Star Hall舉行處男騷《P1X3L ! O ...... (2024年6月2日) 自爆曾眼紅許廷鏗 劉威煌介意被封「億萬駙馬」 【明報專訊】45歲劉威煌2009年參加無綫首屆《超級巨聲》入行,2017年因生計放棄歌手夢,去 ...... (2024年6月2日) 伍允龍恨跟李連杰拍打戲. 【明報專訊】伍允龍在新片《九龍城寨之圍城》飾演大反派「王九」爆紅,近日到台灣宣傳電影。 入行多年 ......

  5. 5 天前 · 對於政府提出正探索推動大灣區廢物資源處理一體化,謝展寰表示,政府並非計劃將垃圾運至大灣區,而是推行資源循環,例如將回收所得的塑膠,變成膠粒並賣到內地或東南亞作原料;,玻璃樽回收後亦可製成玻璃沙等原料。

  6. 4 天前 · 首兩個詞語是來自對社區的觀察,「侵蝕自然」是調景嶺寮屋區清拆時遭削平的山體部分,還有見縫插針式建樓;「規劃工整」的例子則有將軍澳站一帶,「街和街中間是直角」的規劃方式。 「搲」字比較抽象,嘉濠解釋意指區與區之間很分離,「好像要搲住才有一些聯繫」,例如由將軍澳去坑口要經過兩三條隧道,連接薄弱。 Vanessa有類似感覺,「十五分鐘生活圈」是她對將軍澳區的印象,區內的寶林、坑口、將軍澳、調景嶺似乎各自為政,市民住處附近獲得生活所需,毋前往其他社區。 嘉濠指出:「其實有官方規劃的市中心,就是『將軍澳市中心』,但這些規劃出來的東西,與市民的認知又變成兩件事。 55新想像 停車場天井如冰島. 有時換個角度看熟悉的社區,才能發掘新意思

  7. 5 天前 · 近年在澳門社區內,開設不少親民新潮的烘焙小店或咖啡室,主理人都帶來了許多IG-able和美味烘焙甜點,包括已經成為澳門手信新貴、動輒排隊1至2小時才能入到手的酥皮焦糖蛋撻。 今次就帶大家蜎窿蜎罅,走訪4家貼地的人氣烘焙小店。 Let's go! 點擊觀看更多圖片. +4. 人龍蛋撻 啖啖滑溜焦糖香. 說到澳門的手信新貴,不得不提近年在當地爆紅的酥皮焦糖蛋撻。 這款由八目烘焙(Bamu Bakery)帶起的潮流蛋撻,合共有70多層酥皮,品牌總廚陳龍泉說:「愈多層,愈酥脆。 」據聞這個當紅蛋撻經常引來人龍,在果欄街分店一出爐,很快便售罄;而節日假期時,客人動輒要排1至2小時,最高峰每日賣出2600多個。 平日早上10時至中午12時人流較少,不用排隊便買得到。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