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8日 · 在傳統婚體上,我們能對另一半許下一生一世的承諾,但目前在香港法例未允許同性婚姻合法化,許多伴侶即使廝守多年,仍未有機會和對方作出「從今以後」的誓言,因此取名《從今以後》,其實是帶有一點諷刺意味的。. 《從今以後》的英文名稱是All ...

  2. 2024年5月22日 · 其實兩位主角的分別也是背後創作人的分別:志明背後是的彭浩翔,Adam背後則是女的李敏 嚴格來說,李敏是在Eva背後,審視著Adam。 志明的貪玩本來就是吸引春嬌的地方,而他可以把這種遊戲人生的創意和態度放在專業上,是有生產性的,而不限於春嬌所咎病的消費那方面。

  3. 4 天前 · 在楊曜愷最新作品《從今以後》中,中秋團聚成了一個重要場景。 Pat(李琳琳飾)與 Angie(區嘉雯飾)是一對共同生活多年的女同志,她們與 Pat 的哥哥阿成(太保飾)一家人團聚時,展現出平靜友好的氛圍,與電影後期逐漸走向人倫關係崩解形成強烈對比。 因此,《從今以後》絕不是《叔・叔》的女同志版本,因電影不只是探索同志戀人間的情感,同時也對同志在現今香港處境有所指向──法律上沒有承認,在普遍保守的華人家庭中,就算是默認兩人關係,被說成「親密好友」也好,實際上只是掩飾和否認這種關係的存在,當打開了看似默認關係的背後,是價值觀、階級的衝突與矛盾。

  4. 4 天前 · 事實上,這種直面的近鏡所產生的間離效果,是一種電影技巧的繼承與轉化,強行將之與戲劇拉上關係,其實是沒有必要的。 早在杜魯福的《四百撃》中,主角Antoine在片尾的運動長鏡頭後直面觀眾,便成為了耐人尋味的一幕:他看的是誰?

  5. 4 天前 · 可是,在葉嵐遇見母親男友後與李志樂的衝突場面裡,葉嵐的「缺陷」,便成為較精神病更下一級的存在,她的崩潰由李志樂的「我唔介意」來填補,葉嵐的污糟與cheap,完整地陷入厭女情結的認識論之中。. 在厭女情結的體系裡,男性與女性是在性別定型下的 ...

  6. 2024年5月21日 · Google. 編按:文章收錄於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年度評論書《香港電影2019》(將於八月出版),撰寫時間早於近日的評論筆戰風潮,但內容卻又緊密地呼應着當下的討論。 故此作者授權我們預先刊登這文章,以便能把文章結合當下的討論一起閱讀。 戀人一方面想在對方面前展現自己「最好的樣子」,另一方面卻又擔心對方不喜歡自己「原本的樣子」。 周冠威的《幻愛》(2019)處理的是思覺失調(精神分裂、妄想)康復者既渴望愛又恐懼愛的心情,戀人對真實與虛假的執迷,病人與輔導員的禁忌之愛,透過迷人的演員表演、音樂、聲音、攝影、燈光、剪接、場面調度,以既熟悉又陌生的屯門輕鐵為背景,細膩營造疑幻似真的浪漫氣氛。 然而,《幻愛》編織的浪漫幻想無疑是以男性為中心的,由於性別意識落後,使平權之志未竟,殊為可惜。

  7. 4 天前 · 渡得過與渡不過,也在這一杯。. 這酒到了《擺渡人》裏,成了陳末忘記(或念念不忘)何木子的方式,也成了酒吧街上所有人要渡過的媒界。. 至於那歷來只有陳末能完成的一分鐘內飲光50杯不同年份Vodka的挑戰,就允許我先入為主概念先行地,認為是回歸5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