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1日 · 消委會早前檢測了15款奶粉樣本發現當中有6款奶粉不含可致癌物縮水甘油脂牛欄牌Aptamil及雅培等奶粉均上榜消委會早前檢測了15款預先包裝嬰兒配方奶粉樣本發現全部樣本均檢出污染物氯丙二醇3-MCPD),而歐洲食物安全局的每日容許攝入為8.6微克按此標準所有樣本成分均超標。 另外,其中有9款奶粉樣本亦測驗出含具有基因毒性及致癌性的縮水甘油脂(GE),含量由每公斤1.1微克至29微克,檢出值最高的樣本為「雪印敏兒初生嬰兒奶粉 Smart Baby INFANT FORMULA」,但所有樣本均符合歐盟的上限規定。 6款奶粉不含致癌物. 在是次測試中,有6款樣本未檢出縮水甘油酯,以下為沒有檢出縮水甘油酯奶粉清單: 點擊圖片放大. +6.

  2. 2024年5月24日 · 日本北九州市產業醫科大學醫院癌症名醫佐藤典宏分享想要預防癌症其實多吃一些身邊隨手可得的食材就有相當不錯的養生功效尤其是多攝取一些擁有抗癌植化素營養素的食材可有效降低罹癌風險佐藤典宏推介了經近年研究認證的10種有抗癌功效的食材建議民衆每日食用。 當中有部分食材可降低罹患多種癌症風險及50%死亡率,還可兼顧預防日常生活中例如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多方面提升身體抗癌力。 點擊圖片放大. +9. 怎樣吃最有效? 佐藤典宏表示,以上食材沒有固定標準要求一次吃多少,「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重要的是,要習慣將其納入日常菜單中,以便民眾長期持續下去。

  3. 5 天前 · 台灣就有營養醫學專家分享指一名患有肺癌的婦人進行手術後靠1種飲食法抗癌4個月後成功令癌症指數大跌毋須再接受化療。 最新影片: Healthy Life︱壓力爆煲濕疹大爆發 全身潰爛含膿一度欲輕生 90後女生教和諧粉彩學慢活. 台灣營養醫學博士劉博仁醫生曾在節目《 下班經濟學 》中分享幫助抗癌的飲食方法。 他透露,「地中海飲食法」可謂是對癌症病人而言最健康的飲食型態,而外國亦有研究發現,長期進行地中海飲食飲食法有助減少20%乳癌及大腸癌的患癌風險,前列腺癌的患癌風險更可減少50%。 此外,地中海飲食法亦能促進癌症患者的健康。

  4. 3 天前 · 60歲後. Federica Amati表示,從這個年齡開始,癌症、心臟病和中風等與飲食習慣相關的疾病風險會開始增加,對飢餓的敏感度亦會降低,因此要更加注意每日三餐攝取足夠營養。. 她建議多吃牛油果、水果、全穀物和豆類等富含鉀的食物來改善高血壓問題,亦可以 ...

  5. 4 天前 · 台灣衛生部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近日表示,癌症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讓罹癌患者獲得良好照護,將可有效提升其存活率。. 因此,吳昭軍提醒民衆,若發現身體突然莫名出現以下10個徵兆,務必要到醫院做詳細檢查:. 5個好習慣預防50%癌症. 根據 ...

  6. 2024年5月23日 · 根據本港醫院管理局資料胰臟癌是入侵性強的癌症由於在胰臟的惡性腫瘤生長緩慢位置隱蔽初期病徵並不明顯即使定期每年接受身體檢查的病人也很難從一般檢驗中測試出患上胰臟癌因此不少病人到了癌症晚期才察覺患病因而耽誤治療影響生存率。 即使可以進行手術切除,病人的存活時間較其他癌病患者為短。 大多數的胰臟癌發生在年齡65歲以上的人士,其他風險因素包括: 點擊圖片放大. +8. 胰臟癌7大常見症狀. 胰臟癌是本港致命癌症的第4位,在2020年導致813人死亡,由於它的症狀不明顯,不容易在早期察覺,且治癒率相當低,因此亦有「癌王」的稱號。 據香港癌症基金會資料顯示,胰臟癌常見的7大症狀如下: 點擊圖片放大. +7.

  7. 2024年5月23日 · 6大因素增患胃癌風險. 據本港衞生署資料顯示,胃癌成因至今雖未明確,但有以下因素會增加患上胃癌風險: 受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進食鹽醃食物. 進食加工肉製品. 過重或肥胖. 吸煙. 飲酒. 胃癌可毫無明顯病徵. 本港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林嘉安曾受訪稱,胃癌可以毫無明顯病徵,但如果身體持續性出現貧血症狀,容易疲累及大便有血等症狀便要當心,因為這極可能代表胃部腫瘤有出血跡象;再後期腫瘤變大,更可能會影響患者進食,有作嘔,甚至嘔血情況。 莫名消瘦及排便腥臭稀爛要小心. 此外,林嘉安指出,由於胃癌患者難以進食,身型日漸偏瘦亦往往是常見疾病先兆之一。 但他亦表示,排深色大便並非必定是胃癌先兆,部分黑便成因可能只是因為吃了黑色食物或鐵質,惟如果冀便混合腥臭味,呈稀爛或水狀形態,出現此情況就必需儘快求醫。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