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3 天前 · ★19歲成為美國百萬圓桌MDRT會員,28歲成為最年輕的MDRT終身會員. ★2023年完成1,541個IDA,總計成交172件保單,FYC換算新臺幣約26億4,700萬元. ★擁有2個學士學位、3個碩士學位,2018年拿到金融保險博士學位. ★著作:《成交極大化M a x i m i z e r》、《行銷M a r k e t i n g》;《28000》於全球銷售,目前已出版5種語言. 17年前,我在機緣巧合之下做了一個法拉利俱樂部的保險規劃。 當時,我們要去歐洲旅行,預計先把汽車運到西班牙,接著再開車往義大利行進,一路欣賞沿途風光,最後再參訪仰慕已久的法拉利製作工廠。

  2. 3 天前 · 行為心理學家羅伯特.席爾迪尼在其著作《影響力》中列出5個引發好感的根本原因: 外表魅力、相似性、恭維(讚美)、接觸與合作、條件反射和關聯 。 外表魅力和相似性如何影響好感度? 《影響力》一書中指出對於好看的人們,我們會不由自主的給出好感,這種反應屬於社會科學家所提出的「光環效應(halo effect)」,意思是說,某人的其中一項正面特質,會主導別人對於他其他層面特質的看法。 這意味著,我們將自動賦予長相好看的人許多令人喜歡的特質,例如才華、善良、誠實、值得信賴等等,儘管我們對這個人還所知不深,就立刻給予好感了。 話雖如此,並非一定得是萬中挑一的俊男美女才能加入保險銷售行業,那麼,保險業務員可以怎麼做呢?

  3. 3 天前 · 在這段故事中,邱慧敏簡直像無意間施了什麼魔法,讓客戶在一瞬間有了態度上的改變,如此戲劇化的過程,不禁讓人好奇這當中到底有什麼「關鍵詞」? 事實上,邱慧敏坦言:「這段關係經歷了5年以上的接觸階段,儘管這段時間持續有保單檢視等服務,但其實雙方都約在附近的便利商店或快餐店,談話時也會發現對方的態度很有距離感。 回顧這段關係經營的轉變關鍵,邱慧敏笑著說:「其實我並沒有想說特別要銷售她什麼,只是覺得這個客戶在我手上,我想要服務她。 」有這樣的想法,於是邱慧敏便將客戶曾經說過的事情放在心上(客戶:妳怎麼記得我女兒的名字? 妳怎麼記得她今年考大學? ),從那時開始,雙方便有了更深的連結。 接觸能使人熟悉,而熟悉的過程中能漸漸找到拉近關係的契機。

  4. 3 天前 · 雖然保險專業能力並沒有落下,不過陳沅昇坦言,他現在最專精的能力其實是勞資、法律相關的知識與問題解決能力。 除了早期經營至今的客戶以外,他現在的客戶全都是中小企業主和診所醫生,光是後者就多達300~400位,而這些客戶的共通點在於,他們都需要處理勞資、人資與經營相關的問題,而陳沅昇便成為了他們的專業顧問。 例如,某公司員工請假天數太多,已經超出了正常的範疇,應該如何處理比較好? 某位醫生受邀擔任駐工廠醫師,報酬單據上的記帳歸類是否正確? 公司代墊員工醫藥費後,如何要求團險理賠直接交付給公司? 這些都是一般業務員很少甚至不會接觸到的問題,想要提供相關的服務,就必須要接觸並且專精許多保險業務員平常不曾接觸的專業範疇。

  5. 3 天前 · 許多笨方法具有最大的效果,大多數的聰明人不屑、不肯用笨方法,所以經常在不可能犯錯的地方,犯下不可思議的愚昧大錯。這是我從公司一個小主管身上得到的啟發,方法一點也不特別,只不過是事前仔細預演一遍,但對已經自恃聰明的我,宛如晨鐘暮鼓,效用極大。

  6. 3 天前 · 在臉書上分享. 鳴叫的Twitter. 隨著保險行業近年的發展,社會大眾除了對保險有愈來愈正確的認知,對保險業務員也不再有如過往這麼多的偏見,這也使得更多人願意將這份工作視為職涯發展的選項之一,甚至主動投入保險業。 因此,我深信每一個進入保險行業的人,都是懷抱著理想與夢想,期望成功發展,絕對不是為失敗而來,然而卻仍有不少業務員一直無法在保險業創造亮麗成績,無法在這個平臺上發光發熱,總是平淡度過,甚至鎩羽而歸,甚是可惜。 探究其中原因固然不一而足,但我認為一個業務員無法在行業成功,往往是因為深陷3個迷思之中而不自知: 面對困難的迷思——是自己的事,還是別人的事?

  7. 3 天前 · - 2024 年 6 月 1 日. 0. 16. 能為客戶提供財務規劃幫客戶解決所有財務上的擔憂是每位保險業務員都想凸顯出的自我價值馬來西亞豐騰理財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陳建強總結他30年的保險工作經驗想提高生產力之前先要有全方位理財概念。 身為保險業務員,必然都會思考著生產力與銷售,但事實上在這2點之前,必須要先思考「全方位理財」這個概念與定位。 想成為能提供全方位理財的財務顧問,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清楚自己的定位與所扮演的角色。 在陳建強的觀念裡,「財務顧問」這個稱謂是從3點含意綜合而成: 首先是「 揹負著代表客戶委託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