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5日 · 個人增值. 撰文: 黃正軒. 發布時間: 2024/05/15 09:10. 最後更新: 2024/05/15 09:11. 分享:. 研究:人活到54歲理財最精明!. 盤點20、30、40歲時容易犯下的財務錯誤。. 根據澳洲ARC人口老化研究卓越中心(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in Population Ageing Research)於2022年發表的 一項 ...

  2. 2024年5月6日 · 美國時間上周六(5月4日),是「股神」巴菲特的投資旗艦巴郡(美:BRK)第59屆股東大會,亦是他在公司首席副董事長芒格(Charlie Munger)在99歲高齡離世後首次單獨亮相,主持問答環節。 與往常一樣,現年93歲的巴菲特不僅分享了他對巴郡眾多子公司和投資組合背後的財務基本面的見解,還有與「最佳拍檔」芒格的投資心路、友情點滴。 投資路上總覺孤獨. 惟有「建築師」芒格相伴. 在股東大會短片結束後,巴菲特在台上首先提到的是芒格。 他要求工作人員為芒格亮燈,並邀請現場約三萬名股東起立鼓掌,向他逾60年的商業夥伴致敬。 在掌聲和歡呼聲過後,巴菲特講述巴郡業績之餘,繼續談及芒格。 他自稱在商業決策上的主見強烈,某程度上在投資問題方面總是「自言自語」,有些事情他「認為自己做不到,便決不會做」。

  3. 2024年5月20日 · 韓國湖西大學的創始人姜錫圭教授在65歲載譽退休,然而此後他卻度過了灰暗的30年:一事無成,只是昏昏沉沉地虛度時光,等待死亡。 95歲生日那天他潸然淚下—— 原來人生遠比他想像地要長。 如果不是有意識地去生活,時間只會白白流走。 在年輕時,姜錫圭非常努力地工作,也因能力獲得認可,被他人尊重。 「感謝這些付出,在65歲我得以光榮自信地退休——我卻沒有料到,30年後,在95歲生日那天,我會因後悔而淚流滿面。 人生的前65年,姜錫圭活得自豪且榮耀,但餘下的30年充滿了悔恨以及苦楚。 退休後,姜錫圭想:「我已經過完了自己的一生,從今起每多活一年都是賺到。 」於是抱著這種想法, 姜錫圭只是在等待無痛的死亡降臨 ——就這樣毫無目的、毫無希望地活了30年。

  4. 2024年5月9日 · 發布時間: 2024/05/09 08:05. 最後更新: 2024/05/09 08:05. 分享:. 家中不止1代人退休 這種家庭 英國未來10年將有100萬個!. 專家:形勢嚴峻. 「四代同堂」本是家庭美滿的象徵,但若果這「四代同堂」之中,最少有兩代都是退休人士,這份福氣的背後未免深藏太多壓力 ...

  5. 2024年5月6日 · 交銀香港的個人戶「高息儲蓄存款」推廣計劃,需於5月31日或以前成功登記,每個登記期的相應計算期為3個月,並各分3個階段,港元及美元計劃的第3階段分別都有額外5厘年利率,連同基本儲蓄年利率0.875厘,即單月高達5.875厘。 然而,港元的首兩個階段的額外年利率均少於2厘,所以拉勻3個月平均約3.5厘(計及基本年利率)。 需注意,讀者要在3個階段都有活期存款增長(10萬港元或等值),該階段才能享有額外利息。 ZA Bank「錢罌」加息至5厘. ZA Bank(眾安銀行)的「錢罌」活動已連續推出多個月,今個月加了息至最高5厘,主要是因為新客戶有額外1厘年利率,這也意味着現有客戶的年利率,由上月最高4.4厘降至今個月的4厘。

  6. 2024年5月16日 · 收息攻略. 撰文: 廖毅然. 發布時間: 2024/05/16 12:37. 最後更新: 2024/05/17 16:05. 分享: 若本金有10萬港元,配置在定期存款,有10間銀行仍能提供4厘選擇,龍頭大行滙豐4.3厘繼續有,其他銀行則不乏現有資金優惠。 港股重返19,000點! 無論你是從股市套現,或是想分散風險、保持穩健收息,最好趁機抓緊4厘港元定期存款。 投資新手想同時做好儲蓄,定期存款是更佳的工具。 部分高息優惠往往有很多附帶條件,本文無論高、低門檻都一一介紹。 若本金有10萬港元,配置在定期存款,有10間銀行仍能提供4厘選擇,龍頭大行滙豐4.3厘繼續有,其他銀行則不乏現有資金優惠,記得留意文末兩個實用表格! 10萬元本金,滙豐有高達4.3厘;

  7. 2024年5月23日 · 《彭博》旗下Bloomberg Intelligence分析顯示,投資者本季至今已向 反向追蹤港股指數 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注入約4億美元(約31.2億港元),使此類工具有望迎來2022年12月當季以來最大資金流入。 以下為最「吸金」的兩款: 南方東英恒生科技指數每日-2X反向產品 (07552) ; 南方東英恒生指數每日-2x反向產品 (07500) 機構:反映散戶押注港股回調. 南方東英資產管理副總經理和弦(Melody He) 接受《彭博》查詢表示,資金流入顯示一些散戶認為市場「已經升得相當快,短期內可能會出現逆轉」。 雖然機構投資者將部份資金投入反向ETF,目的是在指數下跌時獲利,但 和弦 表示:「這一輪的主要資金流向是散戶(推動)。

  1. 相關搜尋

    篠田麻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