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5 天前 · 【明報專訊】藝術治療師梁靜韻與團隊發起的兩次展覽名字很長,最新的一次叫「知道你不快樂,但我想告訴你」,上一次是「我想告訴你,其實我並不快樂」。展覽形式很簡單:用便條紙卡收集並展出學生心聲,再邀請大人回應。百幾張白色紙條,恰好築起港人日常少有的跨世代溝通橋樑;看到 ...

  2. 2024年5月12日 · 打開紙盒,是今年1月出版的中英語雙譯香港家務移民工文書集Ingat: an Anthology of Works by Migrant Domestic Creatives in Hong Kong,收錄菲傭、印傭等的文作品,封面以balikbayan box的概念設計。. 記者訪問了3名有份參與其中的創作者跟編輯,臨別時她們總愛以 ...

  3. 4 天前 · 公屋的快樂時光 / 趙曉彤. 【明報文章】昨天和一個小學生補習,給她看一段極地探險家的影片,探險家在將軍澳屋邨成長,母親是保安和清潔工。. 小學生的住所漂亮,但對世界有很多理解,看完影片後,她驚訝地問:「基層學生也讀得到大學嗎?. 」我跟她 ...

  4. 2024年5月31日 · 焦點—自在公園」就以遊樂場作為主題。. 岑愷怡認為這能有效地將觀眾由被動轉為主動的角色,「我一直很想做到一種另類經驗藝術的出口,其實要說經驗藝術,人來到世界,我們的經驗來自哪裏?. 跟我們的自主性、主動性有關」。. 她解釋「自主性」代表 ...

  5. 3 天前 · 【明報文章】我教寫作,偶爾也要一本正經地捍衛寫作的意義——不管我說得多堂皇,心裏可能更在意微小的理由,比如創造的快樂、自我的發現。這類答案肯定無法說服所有類型的作者,就像俄國記者伊蓮娜.科斯秋琴科在《我深愛的國家:俄國女孩的真實告白》中自問自答:「文字能拯救一個 ...

  6. 2024年5月31日 · 【明報文章】從小就知,成語「六月飛霜」,是用來形容重大冤情或冤獄。 典故之一,是元代著名戲曲《竇 ...... (2024年5月31日) 未經證實 / 竟齊 ( 未經證實 ) 【明報文章】(請看附圖) ...... (2024年5月31日) 京官 / 湯家驊 ( 法政隨筆 ) 【明報文章】他是一位中級官員。 可能記性不好,實在記得曾經見過他。 儘管如此,他還是走過來敬酒, ...... (2024年5月31日) 子貢贖人 / 德叔 ( 教育心語 )

  7. 3 天前 · 就像《會好起來的,就算是現在》裏疲憊的身影,並沒有隨着全書的終結而變得開心和活潑,不過原本彎了腰或躺着的作者,終是直了身子站起來,並向下一條長長的道路進發。. 這本書說的是實在的生活,而非童話;從那些已經過去的殘酷,反讓讀者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