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5月8日 · 晚期肺腺癌中 6 成病人帶有可用標靶藥物治療的基因變異健保已給付一線使用標靶藥然而還有約 4 成病人找不出基因變異這群弱勢肺腺癌沒有標靶藥可用大多以化學治療來壓制癌細胞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指出大型臨床研究顯示弱勢肺腺癌病人採現行治療半數活不過 1 形同存活率黑洞」。 「晚期肺腺癌有沒有腫瘤基因突變,命運有天壤之別,是『同癌不同命』,」陳育民直言,沒有基因變異的這群病人,是目前台灣肺癌最大的治療缺口。 【 推薦閱讀:罹癌醫師經驗談│陳冠宇:當身為醫生的我發現得了肺腺癌...... 免疫藥物+化療,應成為弱勢肺腺癌的一線療法.

  3. 2024年5月8日 · 標靶藥物是晚期肺癌的治療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一名晚期肺腺癌的病友三年前確診時即有骨頭和淋巴腺的轉移肺部也有好幾處腫瘤在初步基因分析裡並未找到基因突變開始使用化學治療中間也嘗試雙免疫治療。 兩年後,出現了腦部的轉移。 做了次世代基因定序 NGS發現有基因突變也找到相對應的標靶藥物可以使用。 余忠仁教授說,經過兩個月的治療,病友腦部的腫瘤完全消失,持續治療期間也沒有明顯副作用,疾病控制達到非常理想的狀況。 2004 年,台灣開始引進標靶藥物,對晚期肺癌的治療是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余忠仁教授指出,之前的治療都是以化學治療為主,治療過程較辛苦,成效也相當有限。

  4. 2024年5月6日 · 肺癌肺腺癌基因變異骨折癌症癌症治療根據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資料肺癌是本港最常見的癌症2021年錄得5978中肺癌新症佔總癌症新症的15.5%2022年錄得3782人死於癌症佔總癌症死亡人數的25.7%是本港十大癌症的頭號殺手」。 吳先生於2022年尾時,因為肩膊劇痛而到港怡醫院骨科求診,檢查後發現其左臂骨折,並發現其肺部長有腫瘤,經化驗後確定為末期肺癌。 醫生隨即安排他入院,並轉介到腫瘤科進行詳細檢查和治療,結果發現腫瘤有基因變異;所幸得到院方跨團隊合作治療,利用放射治療和標靶藥作資料,吳先生至今治療一年多,癌細胞成功被抑制,沒有復發跡象,其癌症指數回復至正常水平,已經是與癌症共存狀態。 最新影片:

  5. 4 天前 · 郭志熙醫師說明以EGFR來說佔台灣肺腺癌病患基因突變比例約50%,其對應的標靶治療已行之有年至於ALK與NTRK則是屬較少見的類型但不論哪一種針對基因型態的標靶治療對晚期肺癌的個人化治療都相當重要以上述年輕女性個案來說儘管後來有局部轉移開刀切除但透過基因檢測有配對到ALK抑制劑且穩定用藥目前控制了3年多情況良好。...

  6. 2024年5月13日 · 術後標靶治療是根據術前切片檢體或後術後腫瘤切除檢體的基因檢測結果找出後續對應的標靶藥物根據最新的國際研究帶有EGFR基因突變的早期肺癌患者手術後接續化學治療標靶藥物有望降低疾病復發率和提升病人的存活率。 「醫生長時間使用標靶藥物會不會有副作用? 」黃彥翔醫師提醒患者服用標靶藥物初期應每個月回診讓醫師評估狀況常見的副作用如皮膚炎甲溝炎腹瀉口角炎都是可以處理的只要及早發現就能用適切的藥物控制。 也建議定期檢查心臟功能,基本上需要停藥的危急狀況非常少,患者若服藥後出現新症狀皆可向醫師反應,大部分病人都可持續療程。 另外,病人在家也可自行作好日常照護,以最常見的皮膚炎為例,只要做足基本的防曬、擦保濕乳液,都可讓皮膚獲得比較好的照顧。 力抗癌王,制敵機先!

  7. 2024年5月8日 · 2023年11月20日醫生告知張敏患上一種因基因突變而產生的肺腺癌Adenocarcinoma),病症與家族遺傳不良生活習慣都沒有關係醫生進行基因檢測後處方了一款標靶藥物表示張敏應該還可生存幾年」。

  8. 2024年5月8日 · 過去標靶藥物免疫療法是用來治療晚期癌症病人但現今醫界發現早期癌症術後合併化療及標靶免疫等輔助治療相當重要可以消滅體內的癌細胞降低復發機率。 2024.04.03. 因肺癌切除局部肺葉,他做對這件事,半年後肺活量恢復,又是一尾活龍. 早期肺癌最好的療法是手術切除腫瘤第二第三A期的病人術後可以做基因檢測有EGFR基因突變再做標靶維持治療復發率可降八成以上大大提高存活率。 2024.02.20. 力剋最惡霸肺癌,PD-L1免疫抑制劑健保給付,提升小細胞肺癌患者存活期. 「肺癌中的惡霸」小細胞肺癌,病程發展快、復發率高,始終是醫師眼中的難纏對手。 不過 2023 年 12 月 1 日起,PD-L1免疫抑制劑被納入小細胞肺癌治療給付,為患者帶來一線曙光。 2024.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