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季節性脫皮 ,醫學上叫做剝脫性角質松解症,指受季節和天氣變化引起的手腳脫皮。大多發生在天氣變化劇烈和季節交替的時間,所以稱為季節性脫皮。季節性手腳脫皮好發於春末夏初,以5月份和11月份最為嚴重。常對稱發生,可復發 ...

  2. 足癬(拉丁語:Tinea pedis)是由皮癬菌感染足部皮膚後導致的皮癬菌病[2]。足癬是用於診斷的醫學術語,其ICD-10分類代碼為B35.3[3]。在華語地區常稱之為腳氣;在英國、香港、台灣、新加坡俗稱香港腳[4][5](Athlete's foot)。引起足癬的皮癬菌有多種,常見的為:毛 ...

  3. 疣(wart,verruca)也稱病毒疣 [註 1],俗稱瘊、瘊子、魚鱗刺,是指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所致的良性皮膚贅生物,其為皮膚上小而粗糙、堅硬的生長物,顏色與正常皮膚相似 [1] [2]。疣有軟硬之分,通常沒有症狀,不過長在腳底時可能會疼痛 [2]。疣通常長在手和腳上,但它們也會在其他部位出現 [1];同 ...

  4. 汗疱疹(英語: Dyshidrosis [註 1] )是一種濕疹類的皮膚病,症狀為患者手或腳上長出小水泡。它是急性、難以根治的皮膚病,且容易反覆發作。汗疱疹好發於手指、手掌和腳底,忽然發病之時常伴隨著強烈的搔癢感,隨後小疱逐漸擴大、破皮,甚至苔癬化。在美國,汗疱疹的患病率約為5000分之一 ...

  5. 據稱,腳底按摩療法可緩和哮喘、關節炎、肌肉痛、高血壓、失眠及肌肉緊張等症狀。[1] 傳入臺灣 [編輯] 1978年,吳若石神父將腳底按摩療法引入臺灣。其在臺發展可劃分為三期。第一期為1978年至1981年,這段為吳神父學習腳底按摩及經驗累積的時期。

  6. 足底筋膜炎(英語:Plantar fasciitis),又稱跑者足(jogger's heel),是一種發生在支撐足弓的結締組織著骨點(肌腱和韌帶附著於骨頭處)病變[2]。患者會有腳跟或腳底疼痛,每天起床或是休息後開始走路的第一步,症狀最嚴重[2][4]。若將腳掌及腳趾向脛骨方向彎 ...

  7. 濕疹(英語: eczema )是一種持久和續發的皮疹,以發紅、水腫、瘙癢和發乾為表徵,可伴有結痂、剝落、起泡、開裂、出血或滲血 [1]。這些症狀也是許多「具有明顯搔癢感的皮膚炎」的共同表現。而在其中的細分名詞,包含異位性皮膚炎、富貴手、神經性皮炎 ( 英語 : Lichen simplex chronicus ) 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