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膝痛如何治療? 相關

    廣告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6日 · 點擊圖片放大. +3. 全新全膝關節置換術機械臂 提高截骨精準度. 年齡增長除了會引致脊椎出現毛病關節健康也會日益退化嚴重者或需接受全膝關節置換而中心引入機械臂手術輔助全膝關節置換術能夠為醫患提供更精準的治療。 香港港安醫院—司徒拔道骨科顧問醫生張文康醫生就表示,不同於傳統手術需由醫生主觀判斷及定位股骨和脛骨位置,患者在接受機械臂全膝關節置換術前,毋須接受複雜的檢查,只需將 X光片上傳至系統,就可以為其制定個人化3D輔助影像,從而精準地計算截骨位置,減低出現截骨過多或偏離的情況。 醫生續指: 此外,系統亦可以客觀評估軟組織平衡的情況,比單純依靠醫生觸感經驗更為準確。 系統會因應患者韌帶的柔韌度,將人工關節位置作個人化調整。 機械臂外科中心提供全方位跨專科手術.

  2. 2024年5月6日 · 他定居香港後發現腳痛腳部麻痺所困確診患上椎間盤塌陷。 他曾接受針灸治療及硬膜外藥物注射,但病情仍無改善,最終於3月接受機械臂輔助微創手術,術後數小時後已能下床、翌日已出院,目前已大致康復,每月覆診1次跟進情況便可。

  3. 2024年5月17日 · 醫療事故醫療失誤骨瘤手術廣西一名17歲少年因左膝長雞蛋大的骨瘤前往醫院做手術治療結果開刀時醫生竟錯切右膝離譜的狀況讓該名少年的母親難以接受而涉事醫院相關負責人承認是院方的管理問題願協商賠償最新影片推介

  4. 2024年5月21日 · 痛風與生活及飲食息息相關,賴醫生建議想避免痛風發作,可遵循以下6點: 點擊圖片放大. +6. 高尿酸2大成因. 賴醫生解釋指,痛風患者發作時,多數以大腳趾、腳踝及膝關節出現紅、腫、熱、最常見,如今因現代生活、飲食水平提升,痛風已由古時的「王者之病」轉型為「眾病之王」,台灣目前約40萬名痛風患者中,90%患者為男性,而女性則通常於50歲以後才發病,停經前婦女甚少有痛風,而導致高尿酸主要為以下2大成因: 高嘌呤食物攝取過量: 約1至2成患者因高嘌呤食物飲食過量,導致血中尿酸過高,此類病人可透過飲食調整改善。 先天遺傳: 約8至9成患者因腎臟中的腎小管無法排出尿酸,繼而於體內關節及皮下堆積,產生痛風結晶及關節炎,由於屬於先天遺傳,因此必要時需藉由藥物來治療

  5. 2024年5月24日 · 雖然現時醫學上並無特定方法預測哪類兒童會有生長,但生長一般不會為兒童帶來負面影響,並且會自然痊癒。 若家長發現孩子有生長相關症狀,可讓孩子有充足的睡眠、避免身體及關節過勞等,以預防生長再次出現。 然而,孩子的疼痛始終需要處理,嚴重者可能每晚都會感到疼痛,家長可為孩子按摩或熱敷疼痛部位以紓緩症狀,有需要時可服用適量含有撲熱息或布洛芬成分的止痛藥。 生長對孩子的身體無礙,家長無需過於憂慮,隨着年齡增長,症狀便會逐漸自行消退。 假如孩子的症與生長主要特徵不相符,或家長感到懷疑,建議尋求醫生意見。 中小學測考季即將來臨,TOPick精選名校的中、英、數、常練習題: 立即免費下載.

  6. 2024年5月10日 · 中醫一般會以針灸及手法治療為兩大方向以通經絡放鬆緊張肌腱為目標作局部消炎及紓緩腫脹。 通常會取循大腸經及肺經的魚際、手三里和孔最穴,再因應病人情況配位其他穴位。 因針刺繃緊肌腱,病人針灸時軟脹麻痺的感覺特別明顯。 除此之外,亦會以揉、搓、按等手法放鬆前臂。 中醫師同時會檢查病人有否因患此症而出現錯位,或誘發其他外傷如拉傷、扭傷等,如有則會進行復位治療。 惟腕關節肌肉少,供血較差,一般需針灸3至4次方有明顯療效。 期間病人需調整生活習慣,建議2個月內盡量做避免做使拇指、手腕負重的動作,如抱小孩、扭毛巾或其他勞動性家務。

  7. 2024年5月23日 · 1. 鞋要着一日休息兩日. 專家指出,如果不斷穿同一雙鞋,要完全去除鞋內的濕氣便會較為困難,因此建議每個人最少應有3對鞋循環著輪流穿,穿一天便讓它休息兩天。 另外,鞋子亦應該存放在通風的地方,如配合使用吸濕劑或梳打粉除濕的話會更有效。 2. 穿鞋前噴止汗劑. 不少人都有腳汗的問題,下雨天出門時雙腳悶在鞋內尤其明顯。 專家就建議,可在穿鞋前先在腳底和腳趾之前噴上止汗劑,待止汗劑變乾後再穿上襪子。 此外,專家亦建議可在鞋頭中放一個5毫子硬幣,因為硬幣中的銅離子有除臭功用。 3. 處理角質、老泥. 專家指出,由於鞋子裏面非常悶熱,而腳部本身亦屬於汗腺較多的部位,因此較容易滋生細菌,繼而產生異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