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5日 · 從價位帶辨別電視的定位. 就傳統意義上的電視定位劃分,我們通常會把它區分為旗艦、高階、中階與平價入門等類型,多數廠商也會使用類似的字眼來介紹自家產品,以方便消費者進行比較,不過當我們把「品牌」帶入之後,會發現一個明顯的問題 ...

  2. 2024年2月26日 · Philips OLED+959:旗艦定位的高階 OLED 產品. OLED+959 作為 2024 Ambilight 電視系列的旗艦產品,主要特色在於全新、功能強大的雙晶片 P5 AI 處理器 META Technology 2.0 面板、全新 Ambilight Plus 系統以及整合式的 Bowers & Wilkins TV 5.1.2 音效系統。. Ambilight Plus 系統在前代 ...

  3. 2023年10月22日 · 其實三星於 2021 年時,便首度推出面向消費市場的 110 吋 Micro LED 電視,售價高達 1.7 億韓元,不過直到今年,三星才正式在台灣引進後續的 Micro LED 機種。 Micro LED 是什麼?

  4. 2021年4月20日 · 重點 1:螢幕尺寸和距離的關係. 當前電視尺寸以 55 吋和 65 吋為主流,往上有 75 吋、88 吋,往下也有 49 吋、43 吋等多樣化選擇,有時你可能會聽到賣場人員建議,只要空間擺得下,那就盡量選擇大尺寸的螢幕,臨場感最讚! 這種說法雖然不能算錯,不過卻忽略了兩個層面:首先,如果這是一台 1080p 的電視,過大的螢幕尺寸反而會拉大像素之間的間距,更容易突顯其影像解析度的不足,不過還好目前市面均以 4K 電視為主,比較不容易遇到這類問題;其次,臨場感其實並不直接等於觀看體驗,就像去看電影時只剩前三排座位,雖然震撼感十足,但兩個小時看下來絕對會頭暈眼花,更何況電視的使用時間經常遠超過電影院,因此更需要考慮到觀看時的距離,不是越大越好。 螢幕尺寸越大越好? 掌握 30 度法則.

  5. 2019年11月21日 · 在大多數情況下,與有線電視、MOD 比拚的本體,都不是單純指 Android 機上盒,而是得加入 OTT 平台共同考量。 收費方式多元發展 前述的硬體雖然可以見出有線電視、MOD 與網路 OTT 三者的區別,但消費者最關注的差異,仍然在於節目內容的收費方式。

  6. 2024年1月9日 · Relumino Together 則能將標準螢幕 Relumino 模式並排顯示,視障者從此能家人一同共賞電視節目。 透明 MICRO LED 智慧顯示器 三星以全新透明 MICRO LED 向世人展示智慧顯示器的無限可能。

  7. 2024年5月29日 · 全新的 Ultra U2 4K 無線顯示接收器繼承了 Ultra U1 的真 4K 解碼技術,並全面升級至 Wi-Fi 6,從而以更快的傳輸速度播放穩定的 4K Ultra HD 內容。. 此外,創新的 P2P 模式融合了 Airplay P2P(iOS/macOS)及 Miracast(Windows/Android),無需外部網路連接,即可在大型電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