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先说结论:袁崇焕是有后代的。. 乾隆四十七年 ( 1782) 时,乾隆皇帝为袁崇焕平反,当时命令广东巡抚 尚安 寻找袁崇焕的后裔,尚安查找的结果是袁崇焕无子,于是以远房子侄 袁炳 出仕,《明史》中也称袁崇焕无子,所以造成后世大多数人都认为袁崇焕没有 ...

  2. 34. 被浏览. 38,152. 11 个回答. 按时间排序. 山高. 3 人赞同了该回答. 明末清初大清官修《明史》出现之前关于崇焕的史料: “建虏以扼其背,甚忌之。 阴通款崇焕,求杀文龙。 而崇焕中其计不觉也,惜哉。 ”《国榷·卷九十》 “崇焕自出都门至宁远,专主款;於宁远捷后,即令番僧往清军中唁问,意欲议和。 会罢归,未就。 迨再出,陛见日,许上五年复辽;既而惧上责效,欲复修款议。 恶文龙扰之,乃决计斩文龙……”《崇祯实录·卷二》 “先是降将李永芳,献策於大清主曰:兵入中国,恐文龙截后,须通书崇焕,使杀文龙,佯许还辽。 大清主从之。 崇焕答书密允,复以告病回籍,乃寝。 至是,再任,思杀文龙,则辽可得。 ”《明季北略·卷四》 “崇焕既杀文龙,密报于清议和。 清主大喜,置酒高会。

  3. 2019年9月28日 · 文秉记载这东西的时候,已经是遗民的身份,事情过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因为崇祯杀袁,关于袁崇焕的说法纷纭,资料也各说其是,无从考据真假。 而且出于为尊者(崇祯)讳,文秉的记载从政治立场上是会有偏向性的。

  4. 历史人物. 明朝历史. 学术界有关袁崇焕的评价究竟是何种状态?. 民间挺袁和倒袁的严重对立是否反映了学术界对相关问题的争议很大?. 不站队,就是想了解一下相关情况。. 这个问题更多是想了解学术界的研究现状,不是为了争论出谁对谁错,请各位答主不要 ...

  5. 66 个回答. 默认排序. 绿影蓝刀 . 又不是幼儿园吵架,哪来那么多非好即坏。 历史人物都一样,既有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又有历史的局限性。 拿崇焕来讲,如果说他一心想当汉奸坑死大明,那绝对是扯淡。 现代人知道后金最终入主中原,但当时的明朝人不知道,甚至后金自己也没这个信心。 所以汉奸说是不可能的。 但正因为当时没有人把后金当作终极敌手,所以对后金战略必然次于个人和集体的政治利益。 崇焕肯定不希望大明灭亡,但他的历史局限性看不到大明在十几年内灭亡的可能。 他以五年平辽的惊人之语博取皇帝的重用,既有传统士人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也有赌一把去攫取个人政治利益的野心。 二者并不矛盾。 同样的道理,他能够亲临矢石固守危城(实质上没那么危,当时后金攻城能力很弱。

  6. 公元1619年,崇焕中进士,万历国子监的进士提名碑中记载:崇焕为藤县人。 这是历史对崇焕是藤县人的明确记载。 大概明朝天启七年,即公元1627年,崇焕受阉党魏忠贤打压,不得不被迫辞官回乡,就是回到故里广西承宣布政使司梧州府藤县的。

  7. 2 个回答. 默认排序. 130bbY. 4 人赞同了该回答. 人比较谦虚 训练基础扎实 力量大. 天赋来说除了头大背短 整体其实还可以. 他应该能走的比较远 不会局限于拿卡. 发布于 2019-02-05 08:15. lby91.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