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2日 · 袁彌明Erica與丈夫老公於兩年多前移居加拿大並選擇溫哥華落腳近日李婉華發文透露袁彌明即將離開加國其後袁亦於社交平台表示二人已搬離開溫哥華耶魯鎮並為業主賣廣告招新租客

  2. 2024年5月9日 · 明報專訊五一黃金周已結束學者及專欄作者袁彌昌日前 報章撰文質疑來港 旅客消費低,提及「一場辛苦為誰忙」及「劣幣驅逐良幣」論述,惹來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長楊潤雄 facebook不點名批評袁 文章係「謬論」、觀點「以偏概全」。

  3. 2024年5月24日 · <p>自2年前立法會議員容海恩與前新民黨政策總裁袁彌昌結婚後激進反對派人民力量前主席袁彌明便要稱呼她為阿嫂」,其實袁家除袁彌明外二姐袁彌望亦自稱淺黃而父親袁弓夷更是著名的反中反共人士經常在網絡上批評中國甚至遊說美政府反中一家政治光譜由激進反對派到愛國建制派均有可謂如今香港社會的縮影。 </p> <p>昨晚港台節目鏗鏘集中,特別以「袁氏這一家」為題,專訪他們一家人,其中提到去年721事件,袁彌明指,事件發生後不想與接觸任何「藍絲」,指他們「沒有良知」云云,而作為家嫂的容海恩則隔空回應,直言覺得袁口中的良知是錯,她又表示,良知不是從電視上看到的便當真,又指每人也有自己的良知標準。 </p> <p>大家會撐邊個?

  4. 2024年5月7日 · 學者袁彌昌今日在明報撰文指政府在振興旅遊業處於藥石亂投的狀態採用諂媚式吸客救亡覺得旅客喜歡甚麼就給甚麼給人一種沒有底線、「很low的印象認為吸引打卡閒逛閒坐而不消費的旅客沒有幫助。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不點名反擊,指該觀點都是謬論,強調每150萬名旅客就能提高香港本地生產總值(GDP)的0.1個百分點,今次五一黃金周就為香港帶來超過20億元消費,強調「過門便是客」。 + 22. 袁稱旅客「除了打卡與批評之外,不帶走一片雲彩」 袁彌昌撰文首先引用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在訪問中的說話:「我們是不是要以訪客人數作為旅遊業發展的KPI(關鍵績效指標)? 」袁認為,五一黃金周旅客是來了,但「除了打卡與批評之外,不帶走一片雲彩」,經濟效益很少,有種「一場辛苦為誰忙」之感。

  5. 2024年5月9日 · 明報專訊五一黃金周已結束學者及專欄作者袁彌昌日前喺報章撰文質疑來港嘅旅客消費低提及一場辛苦為誰忙劣幣驅逐良幣論述惹來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長楊潤雄喺facebook不點名批評袁嘅文章係謬論」、觀點以偏概全」。 估唔到袁彌昌太太新民黨議員容海恩都加入論述喺楊潤雄fb留言。 袁彌昌前日喺《明報》撰文,題為〈香港旅遊業的震盪與迷失〉,當中提及現時唔少內地客來「打卡」而不消費,指呢種「旺丁不旺財」現象,「顯示政府的措施是枉費心力」;並話內地客來港唔消費,「變相形成了『劣幣驅逐良幣』,把原本成本較高、高增值的商店都擠走了」,指內地網紅推介店可升天,但米芝蓮店要執笠。 袁喺文中提出更深遠嘅問題,憂「香港正逐漸失去個性,失去其本來面貌與形象」。

  6. 2024年5月8日 · 本身是新民黨立法會議員容海欣丈夫的袁彌昌他昨日以專欄作者身份明報香港旅遊業的震盪與迷失為題對政府現時旅遊策略有意見」。 他分析稱現時不少內地旅客來港後只打卡不消費形容屬旺丁不旺財現象顯示政府的措施是枉費心力」, 更指當局現正處於「臨渴掘井、藥石亂投」的狀態,即覺得旅客喜歡甚麼就給他們甚麼,認為千方百計要留住對方,「只會給人一種沒底線、很low的印象」。 袁彌昌(資料圖片) 指內地旅客大多屬低消費 形成「劣幣驅逐良幣」 在文中,袁彌昌指政府如果整天追逐網紅店和景點,便誤以為就是代表了「深度遊」,當局相當虛無縹緲、可笑的,指現時來港的內地旅客大多是低消費,導致市面漸漸由低成本、低增值的商店所主導,變相形成「劣幣驅逐良幣」,將成本較高、高增值的商店都擠走。

  7. 2024年5月9日 · 袁彌昌前日喺明報撰文題為香港旅遊業的震盪與迷失〉,當中提及現時唔少內地客來打卡而不消費指呢種旺丁不旺財現象,「顯示政府的措施是枉費心力」;並話內地客來港唔消費,「變相形成了劣幣驅逐良幣』,把原本成本較高高增值的商店都擠走了」,指內地網紅推介店可升天但米芝蓮店要執笠。 袁喺文中提出更深遠嘅問題,憂「香港正逐漸失去個性,失去其本來面貌與形象」。 楊潤雄前晚喺fb發帖不點名批評袁彌昌嘅文章,提到五一黃金周,旅客帶來超過20億元消費,「業界大致滿意」,又話文章屬於以偏概全妄下定論。 袁憂港為吸客失個性 楊:以偏概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