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0日 · 紅棗枸杞飲. 對於三餐外食,營養不均的外食族而言,紅棗枸杞飲是上選的養生飲品。 俗話說「一日吃三棗,一生不顯老」,紅棗性味甘平,補益脾胃,養血安神,適用於脾胃氣虛所致的飲食納少,久瀉,婦女臟躁,貧血、血紅數偏低等症,現代醫學證實紅棗富含有機酸、皂甙類、黃酮類,維生素B、C、P、β-胡蘿蔔素。 豐富的維生素P能擴張人體的毛細血管,對防治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極為有益,除此之外,紅棗亦是補血良方,貧血、沒有血色,吃紅棗最好。 枸杞富含超過200多種營養成分,鈣、鉀、鎂、維生素A、β-胡蘿蔔素、葉黃素、黃銅、多酚和枸杞多醣(LBPs)與17種氨基酸,是極具抗氧化的食物。 醫學界也證實枸杞可以保護眼睛晶亮、增強免疫力、清肝降火降血糖、延緩衰老等作用。

  2. 2024年5月14日 · 根據不同腸胃道症狀,對應不同穴位。 以下表格統整常見的腸胃道5狀況,對應的穴道。 便秘、腸道蠕動不佳,按摩4穴位. 黃千瑞中醫師表示, 便秘 、腸道蠕動不佳,可按壓「八髎穴」、「下脘穴」、「天樞穴」、「關元穴」 ,以順時針輕按下脘穴(位在肚臍上方2寸)、天樞穴(位在肚臍兩側2寸)、關元穴(位在肚臍下方3寸)等肚臍周圍穴位,有助改善排便問題。 而八髎穴位於尾骶骨,八個穴位包含「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左右各一對。 以下為八髎穴4穴位的功效作用: 上髎穴:預防及緩解婦科與腰部疾患。 次髎穴:改善生殖、泌尿系統及減輕婦科疾病. 中髎穴:常用於緩解腰骶痛、大小便不順暢及婦科問題。 下髎穴:有助改善痛經。 八髎穴、下脘穴、天樞穴、關元穴,位置示意圖。 胃痛、胃痙攣等急性胃痛,按摩2穴位.

  3. 2024年5月15日 · 吃什麼食物可以顧胃? 常見七大保胃迷思,就由新北市立土城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吳宜真來指點迷津。 迷思1:哪些飲食或生活習慣會傷胃? 現代人生活忙碌、工作壓力大,時常空腹或一次大量進食,容易造成胃酸分泌增加,引起胃脹氣、胃炎或胃潰瘍等問題。 尤其嗜吃蛋糕、甜點、含糖飲料等甜食,或是炸雞排、鹹酥雞等油膩食物,以及含有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均可能引起胃部不適。 如果三餐不定時、常應酬大吃大喝、吃消夜、吃飯囫圇吞棗、不細嚼慢嚥,更易引起胃脹氣、胃炎等症狀。 迷思2:保胃顧胃,該吃哪些食物或料理?

  4. 5 天前 · 水溶性纖維在體內可吸收水分,延緩食物消化吸收,除了可抑制飢餓,增加飽足感之外,也可減緩血糖上升作用。 而且水溶性纖維是腸道細菌的養分來源,能被腸道細菌發酵利用,有助於維護腸道健康。 除此之外,黑木耳有的營養成分包括: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花青素、多醣體、鉀、鈉、鎂、鈣、磷、鐵等多種礦物質。 其中,花青素是很好的天然抗氧化劑;而多醣體有助於增加免疫力,以及減少癌症發生的機率;膳食纖維(7.4 g)比芭樂5g、奇異果2.7g都還要高,可以幫助腸胃蠕動、促進排便。 黑木耳什麼人不能吃? 黑木耳的食用禁忌. 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指出,由於黑木耳含有抗凝血物質,使血液黏稠度降低,預防血栓形成。 所以食用時黑木耳時必須注意這幾個地方: 一、凝血功能異常的人,不建議每天吃。

  5. 2024年5月6日 · 除了高鈉食物,精製糖也會造成水分滯留,而有水腫情形,建議水腫時避免食用含糖飲料及含糖製品! 問題三 水腫怎麼辦? 飲食如何改善與預防? 回答一 減少鈉離子,多攝取鉀離子. 「鈉」跟「鉀」負責管理細胞內外的水分。 若吃太多重鹹、重口味的食物,「高鈉」會破壞細胞的滲透壓平衡,使體內水分滯留過多而造成水腫。

  6. 2024年5月14日 · 眼皮跳的學名為眼瞼抽蓄(英文:eyelid twitching),由於眼部肌肉在壓力下受到刺激造成不停抽動,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眼皮跳」。 眼皮跳通常是生理性引起而非疾病所致,通常持續幾個小時或幾天之久。 以下整理眼皮跳的可能原因: 壓力或焦慮。 睡眠不足或疲勞。 使用酒精或咖啡因攝取過多。 藥物副作用,如服用中樞神經刺激劑、 氣喘 的支氣管擴張劑、肌無力症藥物,可能會造成肌肉容易跳動。 強光或眼睛疲勞。 缺乏特定營養,如: 鎂 、鈣。 鈣為神經傳導物質;鎂有調節神經系統的作用,若缺鈣、鎂就會造成眼皮跳。 抽菸、使用尼古丁。 乾眼 、眼睛發炎。 強風或空氣污染。 義大醫院家醫部預防醫學科主任 洪暐傑 撰文指出,以下5種疾病也可能會造成眼皮跳: 顏面神經失調. 多發性硬化症.

  7. 2024年5月24日 · 一般來說,針灸只要針頭消毒乾淨,原則上不會有太大風險;但埋線的最大風險包括是否線材及針頭消毒完整,畢竟如果線材消毒不完整,當埋線後容易出現感染症狀,有些人埋線後出現過敏現象如金屬過敏,或是埋線處出現突出處,而埋線造成的異物感亦會隨著線材漸被體內吸收而消失;另一種常見的情形是部份患者也可能會出現瘀青,都屬正常現象。 另外,藉由按摩也能達到減重目標嗎? 實際上,無論任何部位按壓再大力,也只有皮膚觸感深淺而已,因此, 中醫減重仍以針灸與埋線兩種為主,同時亦可用於局部雕塑,針對局部想要消除贅肉的部位來埋線或針灸,像是腹部、腰部、手臂等,即將埋線放在脂肪較多的部位由體內吸收,或用針穴刺激穴位,來達到局部塑身的成效。 核稿編輯:陳宛欣. 減重之王 偉偉道來. 查看全部. 王偉醫師.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