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9日 · 源自一本名為《秘密》的暢銷書。 簡單來説就是:只要你對一件事的執念夠強,並把握機遇,就可以吸引到你想要的任何事物——人生中的所有成敗得失,都是你自己吸引的。 放到財富中來看,就可以説是:只要你對財富的執念夠深,那麼錢自然會來找你。 你不「貪」,錢不來。 這當然不是說躺在床上發夢便可以擁有財富。 比爾蓋茨、朱克伯格退學創業的經歷已經是老生常談:你對財富的執著會趨勢你去深度瞭解賺錢的方法,因此對於時代的風向便能更加靈敏。 洛克菲勒:貪婪大有所為. 這便是富人都看似「貪得無厭」的原因:金錢觀自洽,對財富有追求,而已經獲得的財富進一步佐證自己金錢觀的正確性,自然對金錢的執念愈深。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曾在書信中教導孩子: 貪婪大有所為 。

  2. 2024年5月20日 · 30年是一段漫長的歲月,接近姜錫圭當時95歲人生的3分之1。 姜錫圭在對於「我老了」這件事情的定義上 犯下了巨大的錯誤 ,但現在已經於事無補。 「即便我現在已經95歲,但我的神智依然很清醒,也許我還能再活10年,甚至20年。 如果重回退休那刻,如果我知道我還能再活30年,我不會再選擇這種生活。 「我現在準備開始學習早就想學的語言,我這麼做只有一個目的——10年後,在105歲的生日上,我不會因為一事無成而後悔。 點擊圖片放大. 長壽時代 退休計劃應從長計議. 我們生活在一個與父輩截然不同的長壽時代。 即便在我們退休後,也依然餘下20年、30年甚至更長的歲月。 聯合國數據顯示:2000年~2019年間,全球預期壽命從67歲延長到73歲.

  3. 2024年5月30日 · 期刊《經濟學研究評論》2020年刊登的一則論文顯示,瑞典的彩票中獎者在10年後依然表現出金錢對其幸福感的提升。 金錢與幸福感的關係是如此清晰,但並不簡單。 一個細節是,金錢對幸福來説是重要的,但並沒有很重要。 由於大多數人生活在幸福光譜中一個相對狹小的範圍,想要明顯增加幸福感,一般需要大幅地增加收入。 此外,研究人員尚未弄清楚為什麼越有錢就越幸福。 Killingsworth的説法是: 這種幸福感並非來自於金錢可以買到什麼,而在於它可以承擔你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幸福感本身也可能影響收入能力。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2012年的研究顯示,即便計及個人社會經濟因素,那些在在青少年時期擁有更高幸福感的人,在30歲時往往能賺到更多的錢。 金錢帶來的幸福收益或許是遞減 但有人卻會遞增.

  4. 2024年5月17日 · 千億富豪數破歷史記錄 最有錢的15人 包攬前500名富豪總資產的4分之1. 個人增值. 撰文: 涂宇佳. 發布時間: 2024/05/17 13:05. 分享:. 千億富豪數破歷史記錄 最富的15人 擁前500名富豪總資產的4分之1. 時勢造英雄,彭博億萬富翁指數顯示,千億富豪數達15位,數量破 ...

  5. 2024年5月24日 · 20幾歲的年輕人可能會因為無法靠賣畫養家糊口而放棄夢想。 但寺澤伸洋卻認為,在職反而是你兼職追求夢想的最佳時機:即便你的畫一幅也賣不出去,但你依然有主業能維持生活。 在追夢過程中,你會不斷地自我提高且創新,逐漸實現盈利,最終財務自由。 當你通過副業的收入足以支撐起你的獨立生活時,你就可以離開公司,以「作曲家」或「畫家」等新頭銜開始第二人生——這就是當今FIRE的普遍形式。 「FIRE」的精髓是時間自由 而非財務自由. 寺澤伸洋本身也是這種傳統「FIRE」模式的過來人,畢業於東京大學後,他曾在日本亞馬遜工作,並擔任亞馬遜日本市場業務規劃部的主管。 在任職期間,他開始對商業書籍寫作產生興趣,並開始了寫作生涯,版稅收入高達8位數,最後攢下1億日圓(約460萬元)實現財務自由,並提前退休。

  6. 2024年5月18日 · 1. 孤獨. Drayson Mews診所創始負責人、為超級富豪提供服務的臨床心理治療師Paul Hokemeyer表示,他的客戶面臨的首要問題是長期與世隔絕。 超級富豪往往無法完全確定人們是喜歡他們的為人,還是他們擁有的財富。 他們生活在1%的頂層,很少有人能分享他們所在世界的真實情況。 精通財富諮詢的Psychotherapy City心理治療師Amanda Falkson說,大衆往往認為富豪都很幸運快樂,但其實他們也面臨各種各樣的情緒,如悲傷、創傷、失落和充滿挑戰的人際關係。 除此之外,還有如何花錢、該信任誰的壓力。 財富可能會讓人感到非常孤立……有時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你身上,看你如何處理你的錢。 她指出,一些客户面臨希望如何被人記住以及錢應該投入哪裏(投資、慈善、遺產)的壓力。 2.

  7. 2024年5月21日 · 雖然只是說說笑,但其實長輩這句話亦非空穴來風。不少大眾至今未能完全了解虛擬銀行的特性。早在2019年,管局宣布接受虛擬銀行申請時,為突出其「沒有分行」的特徵,所以用上「虛擬」來表達沒有實體分行的意思。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