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16日 · 專家陳燕妮 (呼吸微笑身心正念中心臨床心理學家) 不經不覺2020年已經來到最後一個月,我們已經與疫情共處了整整一年,回想我們由年初忙著搜羅各式各樣的防疫用品而奔波,到現在我們慢慢適應各式各樣的防疫措施。 事實上,我們所有人都見證著這場百年一遇的疫症如何影響世界每一個人。 十二月既是一年之中最後一個月,亦是冬節和聖誕節的時間,佳節適逢疫情的新一波,我們應該如何在疫情中照顧自己的心靈健康呢? 或者,我們可以藉著2020年最後的一個月,在需要保持社交距離的日子裡,珍惜獨處的時間,好好聆聽自己的心聲,梳理一下自己的感受。 呼吸微笑身心正念中心臨床心理學家陳燕妮女士提醒我們以下的要點和分享小貼士。 1. 不讓遺憾及無止境的期盼奪走當下.

  2. 2021年4月8日 · 1. 義工運動 , 社會福利署. 陳婉玲 (Elaine Chan) 曾於本港及海外從事多年災難管理及人道工作/項目,包括前線救災行動、災後重建、殘疾人士復康中心、備災減災、救災及醫療機構能力建設項目和相關人員/義工培訓等,曾參與的災難項目包括地震、風災、水災、火災、傳染病爆發等。 Tags: blog. COVID_19. disastermanagement. volunteer. 陳婉玲 2021年2月25日 疫情已持續逾年,市民也儘量減少外出,你是否以為絕大部份的義工都暫停義務工作? 義務工作是指任何人士志願貢獻其個人時間及精神,不為任何回報,無償為改善社會或幫助有需要人士而提供的服務。

  3. 2021年1月20日 · 臨床心理學家陳燕妮女士 (Jenny)則認為我們需要作好心理準備適應疫情後的「新常態」,我們的生活模式可能會有長遠的改變,例如:我們的工作、學習、社交和消費模式可能從此不再一樣。 面對「新常態」時代的來臨,我們更需要提升我們的個人韌性,好讓我們能夠靈活地面對任何境況,從容地面對世界的轉變。 Jenny給我們的第一項建議是, 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 。 疫情打破了我們以往的一些「舊常態」,面對一波又一波的疫情,我們可能會感到憤怒、傷心、失望、沮喪,甚至對前景失去信心。 在2021年的開始,我們可以給自己一些時間和空間,透過以下的「正念呼吸練習」來疏理自己過去一年積壓下來的情緒。 適當地照顧和安撫情緒後,我們便能夠冷靜地面對「新常態」所帶來的改變和挑戰。

  4.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教研中心)與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香港聖約翰救傷會以及青山天主教小學合作,於2019年11月26日和12月3日為青山天主教小學的師生舉辦兩場講座。 位於屯門的青山天主教小學是受近期社會動盪影響的其中一間學校,全校師生都感受到社會政治局勢的影響,帶來的 ...

  5. 為協助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教研中心及本港其他災難管理機構確立首要研究、培訓及合作的領域,教研中心進行香港災難防護情況概覽研究,評估本港現時災難防護情況。美國哈佛大學曾熙公共衞生學院FXB健康及人權中心合作帶領及協調有關研究,與哈佛人道行動、香港大學醫學院急症醫學部及 ...

  6. 2021年5月26日 · 機會難得,萬勿錯過,請即報名:https://forms.gle/bUugALzMqjchchfZ8 網上講座詳情如下: 第一場 日期:2021年6月22日(星期二) 時間:下午4時30分至6時 語言:粵語 費用:全免 截止報名日期:2021年6月22日, 上午10時 講者:淑薇女士 淑薇女士

  7. 防災達人出場了! 災難無定時,防災要隨時! 防災達人(READY) 隨時做好「防災」,當有危難時懂得應變! 什麼是災難? 災難可以帶來廣泛影響,有機會導致人命傷亡和財物損失。雖然我們未必能防止災難發生,但我們可以「防災」! * 「防災」即是在災難發生前,事先做好準備,減低災難造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