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3月22日 · 世界衛生組織預期,去到2020年,抑鬱症將成為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疾病。 隨着大眾加深對精神健康的認識,精神科服務的需求也與日俱增。 根據食衛局的調查,在醫管局接受精神治療的人士,在2011至2016年度期間,由187,000人增至226,000人,上升17%,而需要使用精神科住院服務的人士則上升2.8%。 10Life保險資訊平台創辦人兼精算師倫凱恩(Iris)指出,受保人要成功索償「精神科治療」費用,並非這麼容易。 根據食衞局訂立的保單條款要求,闡明「精神科治療只會賠償受保人在專科醫生建議下,在香港境内住院接受精神科治療所收取的合資格費用。 若受保人並非純粹為接受精神科治療住院,本保障只會賠償與精神科治療相關醫療服務的合資格費用。 申索資格有限制 不賠償門診費用.

  2. 2019年3月28日 · 自願醫保5注意 有精神病住院先有得保. 自願醫保計劃(VHIS)4月1日就會推出市場,消費者可能會拿不定主意,究竟是否投保,或是應否從原有醫保計劃轉去自願醫保。. 政府為自願醫保設下10項最低保障要求,但是,自願醫保與其他醫療保險一樣,投保前也要 ...

  3. 2019年6月14日 · 發布時間: 2019/06/14 20:00. 最後更新: 2019/06/14 20:33. 分享:. 哈佛醫學院:每25個人有一個人毫無良知. 任教哈佛醫學院的臨床精神病學專家Martha Stout,在畢生研究結集《The Sociopath Next Door》(4%的人毫無良知,我該怎麼辦?. )中指出,現世代每25個人中,就有一 ...

  4. 2020年8月13日 · 按世界衞生組織5項身心健康指標(WHO-5),43%受訪者獲評估為「精神健康較差」;43%受訪者表示在今年1月到4月的疫情期間,其精神健康狀況轉差。 為應對港人精神健康因疫情轉差,Mind HK推出一系列援助措施,為有需要人士提供支援,服務包括:

  5. 2019年7月11日 · 1.人傾向做容易作出的決定,而不最佳的決定. 快思慢想指出,當人要作出決定時,通常使用兩套系統的其中一套: 系統一(System 1): 主要根據當下的感覺,作出快速的判斷,簡而言之就是對事物的直覺。 而且系統一使用起上來,毫不費力。 比如說「2 + 2」你一就知道等於四;看見他人憤怒的表情,你不需要分析就知道他很憤怒。 系統二 (System 2): 牽涉刻意地使用理智分析、考量、計算相關資料。 例如計算「55*22」就需要用到系統二,如果你不控制自己計算根本就不會知道答案,但是「2 + 2」你不但不需要計算就知道等於 4,而且你就算刻意控制也不能令自己不知道答案,因爲這系統一的工作。 所以說,系統一自動的,而系統二則需要刻意用神。 人腦傾向選擇「不加思索」 有誰喜歡計數?

  6. 2019年4月24日 · 【0-10分】精神壓力程度低可能顯示生活缺乏刺激,比較簡單沉悶,個人做事的動力不高。 【11-15分】精神壓力程度中等,雖然某些時侯感到壓力較大,仍可應付。

  7. 2024年2月28日 · 相比千禧世代. Z世代較少被貼「廢青」標籤. 《商業內幕》指出,千禧世代首批大量與父母同住的成年人群體,Z世代只步其後塵︰. 回顧歷史的經濟不穩定時期中,年輕人多與父母同住... 1940年的大蕭條末期,18至29歲年輕人中有48%與父母同住; 2010年經濟衰退後,與父母同住的年輕人比例相似,達44%;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