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1日 · 裝置擺設型座鐘在拍賣會較為少見上百年歷史的珍品更是難尋不過一件於上世紀20年代末製作頗為罕見而功能獨特之卡地亞Cartier水磁浮座鐘將於5月底假西九文化區拍賣目前 估價 200萬港元。 卡地亞四大百年座鐘. 首登拍場. 富藝斯(Phillips)將於香港及紐約鐘錶春季拍賣呈獻四件由卡地亞於1920年代末打造、具有歷史意義且獨一無二的座鐘,均出自同一私人珍藏。 前述之水磁浮座鐘及另一件白玉座鐘,將於5月24至25日舉行之《名錶薈萃:香港XVIII》 拍賣會 亮相; 一件單軸神秘鐘,以及一件受東方美學啟發的玉鐲座鐘,將於6月8至9日舉行之《The New York Watch Auction: X》的 會場 上拍。

  2. 2024年5月10日 · 近年,國內年輕人間興起一股「躺平」文化,意指人們放棄高薪厚職,寧願過着簡單低物慾的生活,盡可能減少自己的消費,也不願意接受社會的傳統期望和價值觀,例如買樓和組織家庭等。. 與此同時,美國亦掀起另一股不理性的消費文化,他們標榜 「YOLO ...

  3. 2024年5月19日 · 你剛剛組建了一個家庭甚至成為了父親,為了給寶寶更好的生活,你開始對財富有了更強的執念和追求——這種情況下,人們會覺得你是「貪財」還是「好爸爸」? 相信答案已經很明顯。 財富的吸引力法則. 撇除對財富的成見,我們應該以何種心態追求財富? 郝旭烈表示: 只有你喜歡錢,錢才會喜歡你。 「吸引力法則(The Law of Attraction)」是近年來極其流行的概念。 源自一本名為《秘密》的暢銷書。 簡單來説就是:只要你對一件事的執念夠強,並把握機遇,就可以吸引到你想要的任何事物——人生中的所有成敗得失,都是你自己吸引的。 放到財富中來看,就可以説是:只要你對財富的執念夠深,那麼錢自然會來找你。 你不「貪」,錢不來。 這當然不是說躺在床上發夢便可以擁有財富。

  4. 2024年5月5日 · 生活方式通脹(Lifestyle creep)所指的是隨着收入增加,可以自由支配的開支亦更多,生活水平或生活方式趨於提高的現象。 Michela Allocca承認,搵錢愈多,愈餘暇花錢的確很誘人,只是 支出遠超實際承受能力 的情況,亦很常見。 當涉及到每月均有大量經常性支出的情況,例如購買新車或租樓自住時,生活方式通脹尤其危險。 這些生活質素升級的疊加速度,可能比你預期的還要快。 她表示,人們需要將消費付款跟自己的收入、還有其他生活開支合計盤算。 「如果你需要犧牲自己的生活和理財目標來支付豪華公寓的月租,你其實是負擔不起。 Allocca本人很克制,直至2023年才開始有獨居的地方,此前她一直和室友同住。 職場新人最易誤中的理財陷阱(二):沒有儲錢入高息活期存款戶口.

  5. 2024年5月23日 · 年輕人的想法非常重要。 因為在2024年,美國全職員工中,Z世代的人數將數次超過嬰兒潮世代。 「我們都渴望錢與出人頭地」 Seremont調查顯示,年輕人和前代一樣渴望金錢。 訪談中,51%的Z世代職員認為薪資是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而47%的年長員工也抱有同樣觀點。 對年輕職員來説,需要支付高昂的大學費用是主要障礙。 Business Insider最近一則報告顯示,逾半數的Z世代和千禧世代職員的收入僅夠支付基本生活開支。 除了金錢,年輕職員還渴望與上級建立穩固的良性關係。 調查顯示,想要在上司面前「表現出色」,是一個主要工作動力,只有「獲得加薪或獎金」排在「取悅上司」之前。 Z世代職員另一個工作動力是「出人頭地」:

  6. 2024年5月15日 · Abacus Financial Consultants財務策劃師Adam Dalby表示十多歲至20出頭的人學習理財,通常由制定預算學起,建立應急基金、初步了解公司退休金如何運作等等。 到20多歲時可能已累積了信用卡卡數等高息債務,需要擴大投資知識。 他們也開始設定具體的目標如旅遊度假、置業或結婚等,並為實現這些目標制定財務規劃。 年輕人在理財上最大的錯誤是支出太多、儲蓄太少,缺乏長線投資的目光。 財務策劃師Mark Kravietz稱,這些錯誤是出於沒有盡早養成儲蓄習慣、沒有意識到隨着時間而發揮的複息力量。

  7. 2024年5月23日 · 調查指,需要隨時待命的壓力(31%)和繁重的工作量(30%),是妨礙員工休更多假的最大障礙,他們還擔心休假會影響僱主的看法(18%),也害怕錯過工作中的重要機會或發展(20%),以及影響加薪/升遷前景(15%)。 63%的受訪者表示,按時完成任務和保持生產力的壓力常常阻止其長時間離開工作。 49%的人在向僱主申請帶薪休假時會感到緊張。 點擊圖片放大. 千禧世代最愛瞞過僱主「安靜休假」 在混合辦公模式流行的背景下,一些害怕請假的員工,特別是千禧世代員工,會用巧妙的伎倆扮工、逃工。 31%員工會移動滑鼠以保持Microsoft Teams、Slack等工作通訊軟件的在線狀態,28%在未與僱主溝通的情況下請假,30%會在正常時間之外定時發送訊息,以營造加班的假象。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