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1日 · 明報專訊社會關注校園精神健康香港佛教聯合會7間會屬小學下學年起將推出精神健康急救課程」,讓全體教師和家長免費修讀為期兩日的課程為學生精神健康提供第一度防護網當他們精神受困擾而未獲得專業支援前提供適當支援或尋求社區資源適切介入預計8000名師生和家長受惠課程由香港心理衛生會開辦完成後可獲頒發國際認可證書。 預計8000師生家長受惠. 完成課程獲國際認可證書. 佛聯會於今年4至5月試辦「教師精神健康急救課程」,由註冊精神健康急救導師、國際生涯發展諮詢師暨認可創傷心理治療師李芊澄主講,讓屬下小學的教師學習精神健康急救重點,並加強於日常教學或處理學生或家長問題時的技巧和信心。 該會表示,由於課程切合需要,決定擴展至7間會屬小學的教師和家長。

  2. 4 天前 · 突破機構服務香港青年人半世紀,現任總幹事萬樂人自2000年加入,對年輕一代有一番體會。. 專訪期間,她不止一次用上「同行」這詞,背後想法是與服務對象無分高低。. 雖則秉持「同行」態度,但她補充:「年青人肯不肯與我同行?. 我反而懷疑。. 我就猛咁 ...

  3. 2024年5月18日 · 明報專訊教育局會派員到學校檢視學校運作及表現並發出外評報告」,教育局稱為進一步提高學校的透明度和體現學校問責精神由2023/24學年起公開上載外評報告的總結章節首批公布的10間中小學外評至少3間提及學校的國民教育及國安教育表現其中一間被評為以全校參與模式推動國安教育兩間學校被建議要自我完善」,需加緊步伐或規劃好落實國家安全教育。 教育局表示,為配合2022年《施政報告》公布強化校本管理,教育局推行「優化學校發展與問責架構」,提高公帑資助學校人員對教育質素的問責精神,落實以全校參與模式完善國民教育。 教育局稱,外評報告內容包括校情、學校特色、學校重點工作的主要優點,以及外評隊伍給予學校的改善建議,而因各校情况不同,不宜以此比較。

  4. 2024年5月8日 · 校方上周四(2日)去信家長,指新冠疫情間已結束營運位於深灣的分校並提早退租校舍,以維持運作,惟經營狀况未改善,加上因現時「幼教界氣氛」,未找到適合投資者提供額外資源。 有鑑於現時不利經營的環境,校方決定本學年結束後停辦,最後運作日為今年7月31日。 據幼稚園概覽,2005年創辦的右思維幼稚園,現沒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屬私立獨立營辦,今學年全年學費約9.2萬元。 該校在2022年9月,上下午班共99名學生。 有報道指,有家長在子女入學時,接獲校方通告並被徵收「資本費」。 通告列明,每名學生須付2.3萬元,用作學校未來發展、翻新及改善校園設施,校方待學生讀高班(K3)時退還款項;如學生早於讀K3離校,退款日期不變。 不過,有已為子女轉校的家長表示,曾追討校方還款不果。

  5. 2024年5月15日 · 青年創研庫社會民生組召集人郭達生建議,大專院校為有持續跟進需要的畢業生提供情緒輔導服務,為期半年,費用可因應學生可負擔能力定價。 他指,大專院校一直有追蹤支援畢業生的就業情况,提議跟進服務可擴展至情緒健康評估,為有需要青年提供心理健康資源。 青協青年研究中心項目主任趙凱澄則建議,政府推出「青年心理健康服務券」先導計劃,跟進潛在或隱藏的有需要青年個案。 她指,使用心理輔導服務一直以來存在「標籤化」問題,但倘擴展至所有青年均能免費使用,有助避免「標籤化」。 相關字詞﹕ 編輯推介 青協. 上 / 下一篇新聞.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青年從校園過渡至職場時或有壓力。

  6. 3 天前 ·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昨發布問卷調查結果反映兩成中學生受訪者20.9%曾遇網絡欺凌四成40.7%被欺凌者曾萌生自殺念頭。 調查亦發現44%人選擇袖手旁觀,服務處認為旁觀者比例非常高,而他們對防止欺凌惡化很重要,呼籲如察覺朋友被欺凌,應主動支援;如學生被欺凌,可向第三方包括師長、社工、學校或警方求助。 逾半曾網絡欺凌同學朋友.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轄下生命教育工作小組今年1月9日至2月9日做問卷調查,獲777名中學生回覆。 結果顯示162名受訪者(20.9%)曾遇網絡欺凌,例如被帖文或投稿嘲笑、指摘、攻擊或侮辱,同時逾半受訪者(53.1%)表示曾對朋友或同學做至少一項網絡欺凌行為。 24.1%被欺凌的人沒採取任何行動。 調查顯示40.7%(66人)被欺凌的人曾產生自殺念頭。

  7. 2024年5月12日 · 社會福利署上月在全港21間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各成立一隊支援特殊學校離校生專隊」(下稱專隊),服務對象為即將離開特殊學校的畢業生有病人組織促請專隊的服務對象擴展至30歲以下的智障人士病人自助組織一同夢慈善基金會在2月20日至3月5日向智障人士的照顧者作網上調查共接獲187份問卷。 結果顯示,超過90%受訪者認同,專隊宜擴闊服務至30歲以下、未有接受成人服務的社區智障人士,以及服務職業技能訓練學校畢業生。 另有約85%受訪者期望,專隊可跟進有需要家庭至他們已輪候到適切的服務配套。 照顧者王女士育有一名患自閉症及輕度智障的20歲兒子,今年將從特殊學校畢業。 她稱,不少特殊校學生在畢業後也會進入「真空期」,未能立即接駁至工場或其他服務,盼專隊能助有需要者在社區獨立生活。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