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6月28日 · 現代投資組合理論之父、諾貝爾獎得主、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哈利·馬可維茲(Harry Markowitz)近日以95歲高齡離世。 Markowitz的研究顛覆了傳統的選股思維,在華爾街掀起一場革命,他亦和提出.

  2. 2021年3月2日 · 25歲超額達成擁千萬目標. 畢業後他從事護士,勤力加班加上兼職,月入約4萬元,每月家用支出為15,000元,個人支出5,000元,再用一半薪金即2萬元買入Tesla。 直至2020年末,他眼見Tesla股價屢創新高,但以太幣(ETH)還在低位,認為機會難逢,就分段賣出六分一的Tesla持股,改為投資以太幣。 Tesla昨收報718.43美元,以太幣報1,562.6美元。 最近一年Tesla股價屢創高,造就不少百萬富翁,他分享指,現所持股的Tesla均價280美元,升值14倍;而所持有的以太幣均價260美元,升值7倍。 他在25歲已超額完成目標。 達成財務自由後,「革爾」指自己即將離開公屋,又轉行至金融界,期望在投資上更上一層樓。

  3. 2023年9月28日 · 劉國傑表示,他多年來學到的基本原則和教訓是盡量迴避宏觀:「由於資訊和很多原因,你愈接近宏觀數字,你就愈感困惑。 」他表示,過度依賴宏觀數據也許會讓人在錯誤的時間變得積極或消極,強調他和團隊希望專注於盈利和管理。 他表示,近期有兩種強烈感覺,第一是他確信投資一地市場或入股的最佳時機,是當地經濟艱難的時候,美股、英股均是觸底反彈的實例。 最近備受熱捧的日股也一樣,尤其是日本經濟一直非常差。 第二則是他日漸認同,經濟不景對企業不一定不利,但強調這取決業務類型:「但當經濟不景或疲弱時,管理層就想改變。 它(經濟環境差)迫使你以不同的方式思考。 基於上述觀念,劉國傑認為中國經濟雖然目前表現欠佳,但也可能因禍得福。

  4. 2024年3月26日 · 很多現代富豪愈有錢愈低調,身上穿搭全無炫富,大隱隱於市。. 但有網民點出這些 隱形富豪「財氣側漏」的六大特徵 。. 愈有錢愈淡薄. Bernie Klinder身兼微軟高級安全專家、理財作家和顧問等多重身份,他在問答網站Quora回應一篇有關隱形富豪特徵的帖 ...

  5. 2023年3月25日 · 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Bridgewater)創辦人、有「鱷王」之稱的雷·達利奧(Ray Dalio),曾分別向年輕人和中年人給出人生建議,在市場動盪的當下絕對適用。 年輕人要逆直覺而行. 達利奧認爲,20至30嵗的年輕人開始走向獨立、尋求事業成功,進入人生的嶄新階段,要把工作與熱情結合,同時應重視儲蓄,他給出了三條理財建議。 思考自己的儲蓄、有多少錢用於儲蓄. 思考這個問題的最好方法,是想想自己每個月花多少錢、有多少錢的儲蓄,這樣能維持多少個月的生活。 重視儲蓄、認真計算,因為儲蓄就是自由和安全,想想那是什麼。 思考如何儲蓄、分散投資. 要認真思考應把存款放在何處。 現金儲蓄風險最小,但在一段時期內可能是最糟糕的投資。 因爲通貨膨脹會令你為收入交稅,所以要將存款轉移到其他資產中。

  6. 2020年10月12日 · 「惡血」一名來自於美國記者霍約翰‧凱瑞(John Carreyrou)所著一書《惡血:矽谷獨角獸的醫療騙局! 深藏血液裡的祕密、謊言與金錢》,大踢爆一間美國初創獨角獸嘅騙案。

  7. 2021年4月26日 · +7. 投資你了解的公司. 這是其最著名的法則,但不少人對林奇的這個法則有所誤會。 他並不是建議投資者買入股票只是因為單純是自己喜歡的產品及服務,雖然這是一個好開始。 其意思更多是建議投資者在買股票之前,先深入了解該公司的競爭地位、財務狀況及增長前景,要投資於自己能力範圍內理解到的行業。 專注於公司發展,而不是股價. 他認為,股票並不只是一張紙或電腦屏幕上的折綫圖,亦都是代表實體業務的部分股權。 業務的基本面,包括收入、盈利及現金流的表現最終都會對股價有決定性影響。 只關注股價每天的表現會令投資者對公司存有誤解. 對於長期投資者而言,波動性及風險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東西。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