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2日 · X光檢查的步驟. 檢查前:醫生或醫護人員會詢問病歷、身體狀況以及是否懷孕等資訊。 患者在檢查前需要更換醫院或診所提供的衣物和鞋套。 檢查期間︰患者需要站立或躺下,而技術人員會幫助患者調整姿勢,以便可以拍攝到需要檢查的部位,然後遠離放射線源並啟動X光機進行拍攝。 檢查後︰患者可以更換自己的衣物。 醫生會根據X光片結果,決定患者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或跟進檢查。 X光檢查的風險或併發症. X光檢查在高劑量下可能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 但一般情況下,X光檢查所接受的輻射劑量非常低,不會對人體產生任何明顯的有害影響。

  2. 2024年5月2日 · Bowtie團隊為你一一解釋薪俸稅計法、免稅額、扣稅項目等各項資訊,並為大家講解自願醫保點樣幫你慳薪俸稅! 作者 Bowtie 團隊. 日期 2024-05-02. 更新 2024-05-14. 薪俸稅是甚麼? 如何計算薪俸稅? 免税額同扣稅項目點計? 2023/24年度薪俸稅計算機 自願醫保點樣幫你扣稅? 自願醫保扣稅計法 愈貴的自願醫保,一定可以幫你慳得更多? 薪俸稅是甚麼? 若有在香港受聘、在香港履行職務而入息又超過可享有的免税額,便需要就實際入息按課税年度繳納薪俸税。 薪俸税額是按個人的應課税入息實額以累進税率計算;或以總入息淨額以標準税率計算,兩者取較低的税款額徵收。 如何計算薪俸稅? 免税額同扣稅項目點計?

  3. 2024年5月20日 · 香港大部分 私家醫院 都有詳細列出 CT 、 MRI 及 PET Scan 的收費,很多都會以「身體部位」作為分類、再分為有否使用顯影劑,甚至會列出不同病房的費用,Bowtie 團隊搜集了 7 間醫院普通房或門診的「診斷成像檢測」收費(常見部位)供大家參考︰. 5 間港島私家醫院 CT、MRI 及 PET 收費. 1. 養和醫院. 2. 聖保祿醫院. 3. 港怡醫院. 4. 香港港安醫院 – 司徒拔道. 5.

  4. 2024年5月6日 · 通常在香港居住. 受養人年滿55歲,或合資格申請政府傷殘津貼計劃的人士. 納稅人 至少連續6個月與受養人同住而無須支付十足費用/ 納稅人或其 配偶每年向受養人支付不少於HK$12,000。 納稅人 如 全年 與受養人同住,又符合上述條件,可享有額外免稅額。 如何定義「通常在香港居住」? 甚麼情況下會不被視為「通常在香港居住」? 如何定義「同住」? 供養父母有多少免稅額? 如何定義年滿55歲及60歲? 延伸閱讀. 【個人免稅額計算2024】連同8個扣稅方法,節省薪俸稅項! 【報稅2024】年薪幾多要交稅? 即睇 20 大常見問題! 如何定義「父母」、「祖父母或外袓父母」?

  5. 2024年5月3日 · 就由Bowtie團隊為大家講解子女免稅額的申請條件、年齡限制,並解答申索子女免稅額相關問題,等大家可以輕鬆報稅! 作者 Bowtie 團隊. 日期 2024-05-03. 更新 2024-05-14. 子女免稅額的申請條件是甚麼? 根據《稅務條例》第31條,如納稅人的子女在有關課稅年度的任何時間內符合以下一項條件,便可在報稅時申索子女免稅額: 該未婚子女未滿 18 歲. 年滿 18 歲但未滿 25 歲,並在任何大學、學校或其他相類似的教育機構接受全日制教育;或. 年滿 18 歲,但因身體上或精神上的傷殘 / 缺陷而不能工作. 除非納稅人與配偶分開居住,否則只有 其中一人可以申索全部子女免税額。 在這情況下,納稅人或其配偶申索必需自行決定由誰提出申索子女免稅額。 供養子女有多少免稅額?

  6. 2024年5月20日 · 電腦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是一種醫學造形技術,利用X光射線環繞掃描目標器官,透過多個斷層影像重組出二維及三維影像,以觀察器官的變化及細節。 CT掃描常用於以下檢查: 骨頭、關節或器官損傷或病變,包括骨折、中風等. 診斷癌症,確認腫瘤的大小和位置. 引導活檢、手術和放射性治療等癌症診斷和治療. 電腦掃描都有分部位? 可以診斷出哪些疾病? 1. 肺部/胸部電腦掃描.

  7. 2024年5月3日 · 除此之外,在香港醫療保險之所以重要,有以下3大原因: 1.公營醫療超負荷. 談到 香港公營醫療系統 ,醫護人員的專業性及醫療設備的質素當然無容置疑,不過公立醫院超負荷、瀕臨「爆煲」的情況早已不是新聞。 根據香港醫學會於2018年回應財政預算案的新聞稿,公、私營醫生對病人的比例分別為 0.9:1,000 及 4.5:1,000,兩者落差甚遠。 適逢流感或流行病高峰期,本港公立醫院的病床使用率每每超過100%,病床置於病房走廊的情況已成常態;而公苛醫院的專科門診及手術輪候期亦以「長」聞名。 除緊急情況外,專科門診病人往往需要輪候1-2年才能見醫生,個別手術的輪候時間更長達4年! 難怪醫衞局也坦言承認醫生人手短缺,是服務輪候時間冗長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