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8日 · 再過一年多,曾經是職場女強人的Elaine Soloway,退休金將全部耗盡,社會保障成為她唯一的收入來源。 幸運的是,Soloway還有兩個已經成年的孩子,他們承諾將照顧她。 不過,Soloway卻陷入思考: 孩子們憑什麼為自己的理財過失買單? Soloway的孩子並沒有因此給她施加壓力,或以此為恥,只是Soloway難以解開自己的心結。 「我沒想到自己能活這麼久,今年8月我就85歲了。 我父親45歲去世,母親67歲去世,我怎麼能活到這個年紀的? 我目前身體依然健康,如果不發生意外或患上細胞病,我甚至能活到90多歲。 除了沒有預測到的長壽命外,Soloway的退休金耗盡是如何造成的? 「和我曾債台高築的母親不同,我有一段時間曾資金充裕。

  2. 2024年5月20日 · 30年是一段漫長的歲月,接近姜錫圭當時95歲人生的3分之1。 姜錫圭在對於「我老了」這件事情的定義上 犯下了巨大的錯誤 ,但現在已經於事無補。 「即便我現在已經95歲,但我的神智依然很清醒,也許我還能再活10年,甚至20年。 如果重回退休那刻,如果我知道我還能再活30年,我不會再選擇這種生活。 「我現在準備開始學習早就想學的語言,我這麼做只有一個目的——10年後,在105歲的生日上,我不會因為一事無成而後悔。 點擊圖片放大. 長壽時代 退休計劃應從長計議. 我們生活在一個與父輩截然不同的長壽時代。 即便在我們退休後,也依然餘下20年、30年甚至更長的歲月。 聯合國數據顯示:2000年~2019年間,全球預期壽命從67歲延長到73歲.

  3. 2024年5月23日 · 不過究竟剝智慧齒價錢多少? 是否一定會發炎? 手術後如何護理? 1. 智慧齒阻生的原因. 智慧齒一般在17歲至25歲長出,是恆齒的第三大臼齒。 智慧齒共有四顆,分別在口腔上下頜的末端。 現代人的頜骨較短,通常智慧齒沒有足夠空間長出,以致斜生或橫生,甚至完全埋藏在頜骨內。 不過,也有些人的智慧齒能夠正常長出,便毋須一定要動手術拔除。 2. 智慧齒阻生帶來的後果. 由於智慧齒的牙冠與覆蓋它的牙齦之間可積藏食物渣滓和細菌,牙周組織就容易發炎。 而牙齒咬合時往往容易弄傷發炎的牙齦,以致冠周炎難以痊癒。 智慧齒冠周炎一般發生在位於下頜的智慧齒。 冠周炎徵狀包括: 臉頰腫脹. 張口困難. 吞嚥時感到疼痛. 頜下淋巴腫脹. 發燒. 口臭.

  4. 2024年5月16日 · 5種脫疣治療. 疣多數會於半年內自然消失。 可是,若果病徵持續,便可能需要脫疣。 脫疣治療方法眾多,患者宜先聽取皮膚科專科醫生的專業意見,再按個人狀況,決定治療方式。 不過,讀者要注意,由於疣是一種病毒性感染,即使已清除,日後仍有機會復發。 表2:5種脫疣治療比較. 私家醫院脫疣療程費用. 不少醫療機構均提供脫疣治療,部份聲稱低至數千港元,有些則以身體部位來定價。 部分私家醫院或醫療中心會於網站提供二氧化碳激光脫疣收費資訊,價格介乎約$700港元至超過$19,000港元不等。 由於價錢或因數量和位置而變動,宜向有關機構查詢實際收費。 脫疣可以claim保險? 唔一定! 消委會早前發表 報告 ,指有醫療中心職員聲稱可借醫療保險承擔脫疣療程費用。

  5. 2024年5月20日 · Z 世代和千一代對生成式 AI 的最大感受是不確定性。 調查顯示,女性的不確定性較男性更嚴重。 而工作中經常使用該技術的Z 世代和千禧一代的不確定性有所改善,會更加信任這項技術。 然而,頻繁使用生成式AI的用戶也更容易産生顧慮,例如認為生成式 AI 驅動的自動化將淘汰部分工作崗位,從而加劇年輕人的就業難度。 點擊圖片放大. 重視「工作生活平衡」遠超物質. 工作生活平衡仍是 Z 世代和千禧一代選擇僱主的首要考慮因素。 他們對「工作生活平衡」的重視程度遠超過職級和物質財富等其他傳統成功因素。 但仍有許多人尚未實現這平衡。

  6. 2024年5月24日 · 「積金易」平台是強積金制度自2000年成立以來最重大的變革,為什麼稱之為「革命性」? 1. 集中管理不同帳戶. 過去強積金營辦商都扮演了「資產託管」、「市場銷售」、「投資管理」和「計劃行政」四個角色。 但「積金易」平台面世後,將所有強積金營辦商的「計劃行政」工作統一化處理,包括強積金供款、計劃成員的投資指示、提取強積金權益等。 換言之,即使你有多個來自不同營辦商管理的強積金帳戶,也可以通過「積金易」平台集中管理。 2. 數碼化處理 提高效率. 要做到「化繁為簡」,關鍵不僅在於中央單一的「計劃行政」平台,推動數碼化亦是「積金易」平台的核心理念。 「積金易」平台由積金易平台公司設計,採用標準化、精簡化和自動化的模式,打造以人為本的行政平台。

  7. 2024年5月15日 · 誰要報稅? 因應每位打工仔均有$132,000的基本免稅額,代表只要你在今個課稅年度(即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的 年薪超過$132,000 (平均月薪超過$11,000)便有可能要交稅。 即使你沒有收入、收入低於免稅額水平、或者計及扣稅項目後不用交稅,你也需要報稅。 只要收到報稅表,便要在限期內填妥並交回文件。 同時,不論全職、兼職或是炒散,以銀行過數抑或現金出糧,所有應課稅收入(例如薪金、工資、佣金、津貼、花紅、額外賞賜、僱主提供居所的「租值」及退休人士所收取的退休金等)都需要如實申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