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7日 · 消委會最新測試30款常見品牌的嬰幼兒衣物,發現逾半在設計上有安全風險,包括在拉力測試中有11款樣本的鈕扣脫落、5款綁帶設計或有纏頸風險。 左為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副主席陳建年,右為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 (鍾林枝攝) 【明報專訊】消委會測試30款常見品牌的嬰幼兒衣物,發現逾半設計有安全風險,包括11款樣本在拉力測試有鈕扣脫落 (見表1),被幼兒誤吞會有窒息風險;5款綁帶設計的「和尚袍」或有纏頸風險;1款樣本「游離甲醛」釋出量超出內地標準規範上限逾半,或會刺激嬰幼兒皮膚。 消委會促請生產商確保產品符合相關安全標準,又提醒家長選購衣物時要留意配件是否穩固及沒有尖銳角或鋒利邊 (見表2)。 消委會稱海關會跟進研究結果並正檢視產品資料,如有違《消費品安全條例》會採取執法行動。

  2. 2024年5月29日 · 西岸皇家騎警昨日表示,卑詩整合兒童剝削調查組 (Integrated Child Exploitation Unit,簡稱ICE)去年9月接獲美國國土安全調查局 (Homeland Security Investigations)通報,指卑詩省一名男子懷疑在一個社交媒體平台參與剝削兒童的活動。. ICE隨即展開調查,並確定該名 ...

  3. 2024年5月11日 · 【明報專訊】男律師陸建廷今年3月涉嫌兩度與12歲女童非法性交,其中一次錄製對方的裸體影片,昨被押解往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控以兩項「與年齡在13歲以下的女童非法性交」及一項「製作兒童色情物品」罪。 裁判官下令被告還押至7月5日再訊,以待警方進一步調查。 資料顯示,陸建廷和一間律師事務所的顧問律師同名。 香港律師會回覆,所有專業操守調查均屬保密,不會評論個別案件。 被告陸建廷 (39歲)報稱律師,暫毋須就3項控罪答辯。 控罪指稱,被告2024年3月4日在青衣珀麗路8號珀麗灣一個單位,與12歲女童X非法性交。 被告另被控同年3月28日在同地與X非法性交,以及同日製作X的裸體影片。 控方昨於庭上申請押後案件,以待警方進一步調查。 辯方申請保釋,被裁判官拒絕,被告須還押至7月5日。

  4. 2024年5月14日 · 【明報專訊】1994年香港小姐季軍李綺虹相隔逾10年沒有拍戲,早前跟不同文化民族合演加拿大一部電影,近日推出,她笑言:「一幫是印度的,一幫是俄羅斯的,我帶領中國人那一方,我想是演『阿姐』吧,但有點失望,因為是打戲,他們不讓我打,當『阿姐』不能打。 兒子對拍戲未感興趣. 日前李綺虹與兒子李志德 (Tate)接受HOY TV節目訪問,透露兒子有探班,「他是專業運動員,我以為他看到武術指導,會有興趣學習武功,但他看後卻很害怕,說太拚命了」。 Tate自言對拍戲暫不感興趣,「我喜歡運動,看見媽媽在鏡頭前十分酷,也希望有機會嘗試,看看我對這行業是否有興趣,但現在很喜歡我做的事」。 李綺虹曾患抑鬱症,現在開心不少,表示每天要練習,「第一次患抑鬱症時並不知道,是發生到最差一剎那才意識到。

  5. 5 天前 · 人體有大致五種感官功能,即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體感),外間的變化如聲音、氣味等能夠觸動特定的感官受體,從而產生神經信號直達大腦,這樣我們便能夠知曉及對應環境中的變化。 不過,當接收是持續及相對固定的信號,大腦便會自動下調神經系統的敏感度,形成慣性。 「Exactly,那就是Neural adaptation(神經慣性效應),比方說,第一次戴手錶,初時總會覺得手腕箍住箍住的,但只要等神經信號平靜下來(除非集中精神去想),便不會感到手錶存在。 我明白溫醫生的意思了,你想說穿緊身衣服起先可能有點不自然,但當感官受體對衣物的壓力和溫度產生了慣性效應,便會如同平常一樣。

  6. 2024年5月21日 · 明醫網 > 麥煒和醫生. 港社會充滿包容,就連明顯的江湖伎倆,好像什麼養生特選、偏方食療、生物能量、細胞共振,也能闖出所謂另類療法的市場。 筆者已多次指出偽醫學的特性,今期會為大家簡述何謂科學的態度,本文參考了 Richard Dawkins 寫給十歲女兒的《Good and Bad Reasons for Believing》及繪本《The Magic of Reality》—十歲小孩已能理解,說明科學絕非深奧的道理(注:兒童七歲後開始發展概念思維,十歲是思考啟蒙的適當年齡;但若說五歲小孩已懂「憂國憂民」,便肯定是發言者捏造的謊言)。 科學的態度(Scientific method)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7. 5 天前 · 明醫網 > 麥煒和醫生. 醫生用於斷症或作出決定的思考模式,大致可分為以演繹推理(Deductive reasoning)為基礎的鑑別診斷法(Differential diagnosis,dDx)和以慣性識別(Pattern recognition)為基礎的捷思法(Heuristics)。 電視劇《醫神》經常引用的便是前者,主角們首先會收集患者的詳細病歷,繼而推算出一切的可能性(即是dDx),再根據病情的吻合程度、病症的或然率、診查結果等等將其逐一排除,直至收窄到正確的答案。 傳統上,醫學院教授的便是鑑別診斷法(所以醫學生開口埋口也是「排除」這個、「排除」那個),不過,到了臨牀實戰,大部分醫生卻會轉而採用捷思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