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2日 · 2024.05.22. 請錯裝修師傅隨時比人收公屋? 近日有人向《一線搜查》報料,有不少內地裝修黑工以比市價低一半的價錢,進入公屋進行裝修,而這種行徑屬於違法,租戶有可能被房署收回單位! 近年,有不少租戶以比香港師傅低一半的價錢聘請內地裝修非法勞工,以裝修自己新入伙的公屋單位裝修。 小紅書上也有不少自稱是「深圳油漆師傅」的帖文,以有部分以「粵港專業刷漆」、「深圳粵港兩地師傅」等字眼吸引香港顧客聘請,表示自己的人工較為便宜,香港的師傅幹活沒有內地師傅勤快等。 點擊圖片放大. 事實上,公屋租戶有可能因這種違法,而被房署收回單位。 今年5月初就曾有五名懷疑內地非法裝修勞工在大埔富蝶邨被拘捕;被指以旅客身分入境,涉嫌收取每日大約300元薪酬,在4個公屋單位內進行裝修工作,違反法律。 點擊圖片放大.

  2. 2024年5月20日 · 一名女網民日前(6日)在Facebook群組「 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中發帖,表示早前獲派一個380呎、採「 工字型」格局的公屋單位。 她指「上樓」後沒有進行大裝修,僅花約10萬元鋪設房廳地磚、間房和購買家具,「廁所乜都冇整,傢俬櫃間房用盡每一吋空間」。 此外,事主利用家具間出3間房,櫥櫃、房門、床、廳櫃等家具均是從內地廠商訂製,合共花約7萬多元,其中櫥櫃花費1.6萬元,店舖更會安排師傅上門安裝,全屋裝修最終在2個半月內完工, 「整體設計、顏色、造工都滿意,感恩師傅幫手趕工期,比預期早咗交貨! 開心畢業! 380呎安樂窩,祝大家今年都可以早日上樓! +12. 點擊圖片放大. 網民:整得幾整齊. 帖文曝光後,不少網民都恭喜事主有個安樂窩,大讚單位裝修漂亮,「恭喜安居樂業!

  3. 2024年5月7日 · 有網民指近日獲派華富邨一個公屋單位,卻被告知該單位有污水倒灌問題,而且很大機會遇上惡鄰居滋擾問題,房署職員建議他們要再三考慮,事主煩惱應否接受,於是上網求意見。 該名網民以匿名方式於社交平台發文,表示收到房委會來信,通知獲派有「豪宅公屋」之稱的華富邨,「已去視察環境,覺得接受到」,加上家中小朋友剛出生,故一家人也希望可以盡快上樓。 點擊圖片放大. 不過,房署職員卻再三強調單位內問題多多,「渠有機會倒湧,跟著鄰居不是一般那種鄰居,不用想說關上門就沒事的那種」,直言該單位寬減租金是有原因的,勸他們考慮清楚是否接受。 事主不知應否接受,還是再等下一輪再分配的單位,於是網上發文詢問其他網友意見。

  4. 2024年5月16日 · 一名居住於香港鴨脷洲邨的公屋居民,在2022年填寫入息及資產申報表時,申報並無擁有香港住宅物業。 其後被調查揭發,當事人在案發時全權擁有一個位於荃灣的住宅物業。 該居民因明知而作出虛假陳述,違反了《房屋條例》第26(1)(a)條而被檢控,並於5月14日在東區裁判法院被裁定罪名成立。 裁判官考慮到案情的嚴重性後判被告監禁2個月,緩刑12個月,他所居住的公屋單位會被房署收回。 點擊圖片放大. 房屋署嚴正提醒,所有公屋住戶必須準確填寫入息及資產申報表。 否則,住戶可能因明知而作出虛假陳述,而觸犯《房屋條例》第26(1)(a)條,一經定罪,可判最高罰款五萬元及監禁六個月;住戶也可能因忽略提供申報表指明的詳情,而觸犯第27(a)條,如罪名成立,可判最高罰款二萬五千元及監禁三個月。

  5. 2024年5月10日 · 一名網民於Facebook群組「公屋討論區」發文,指其友人原本從事建築工程文職工作,其後因患癌已獲政府恩恤安置公屋單位。 友人入伙前準備裝修,故向舊僱主索取裝修報價,原本期望透過雙方關係而獲合理報價以及不會爛尾,可惜報價單就叫友人相當失望, 「點知收到報價單就哭了! 裝修180呎公屋 10大項目索價$8.6萬. 事主指友人的公屋單位180呎,裝修報價就要8.6萬,其中包括勞工保險及清拆舊傢俬、改動水喉、安裝廚廁櫃等等,細項如下: 勞工保險:$5,000. 清拆廚房舊架:$3,000. 提供及安裝石英石檯面及膠板(地櫃及吊櫃):$28,000. 提供及安裝不銹鋼星盤:$1,500. 廚房改水喉:$6,000. 提供及安裝鏡櫃:$2,500. 提供及安裝雙趟玻璃浴屏:$6,500.

  6. 2024年5月15日 · 有港男於Facebook群組分享喜訊,以二人家庭排公屋10年,最近收到房署的信件,成功獲派青衣一個新公屋單位,月租不用$2千有找,還擁有無敵大海景,難怪網友看後都表示羨慕,紛紛留言道「簡直人間美境」、「恭喜呢位同學豪華版畢業」。

  7. 2024年5月16日 · 1.確定清潔服務範圍. 小心比較不同商戶的服務和條款,特別是留意各項細節,例如是否需要為清潔員預備清潔用品、清潔服務範圍是否包括特定項目,例如拆洗抽油煙機、吊燈、水晶燈、天花燈等,以及更改或取消服務的安排。 2.了解賠償機制. 部分商戶或有就清潔員損毁屋內物件設賠償機制,但此類機制一般都設賠償上限,未必可以完全彌補消費者的損失。 因此,消費者應仔細研究商戶的糾紛處理及賠償機制,並妥善保管貴重物品。 3.清潔後仔細驗收. 清潔完成後,消費者應仔細檢查驗收,確認滿意後才讓清潔員離場,若事後才提出問題,商戶未必會免費安排跟進。 4.留意是否包括事後清潔. 選購除甲醛服務時,消費者可查詢商戶會否在服務前後測試及報告甲醛含量,特別留意服務範圍內是否包括事後清潔。 有料爆? 歡迎報料!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