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1日 · 在當年1月發表《 施政報告 》中,時任行政長官 董建華 便提出興建連接香港與澳門和 珠三角 西部的大橋 [15] ,其指出粵港兩地特別是和珠江三角洲特殊地理和人文關係,歷經二十多年發展實際上已經形成一個相互依存、功能齊全大型 經濟區 ,而單個城市力量相對單薄,故要加強與區內城市優勢互補,進而提升香港在整個地區競爭力和地位。 [16] 這項大型建設計劃經過草擬與協商後,最後在2005年選擇了單Y方案,並且定名為「港珠澳橋」。 [17] 連接深圳路段則改由 深港西部通道 連接。 2006年12月,港珠澳桥专责小组正式成立,专责小组由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牵头, 交通部 、 国务院港澳办 及粤、港、澳三地政府代表共同参与。

  2. 2024年5月21日 · 工程融資 [ 編輯] 港珠澳橋原計劃採用公開招標形式,即 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 (英文縮寫:BOT)方案交由私人財團出資興建。 橋主體工程造價預計需762億元人民幣,差額由三地政府按以下比例補貼:香港佔50.2%、中國內地佔35.1%、澳門佔14.7%,但實際補貼金額則視乎招標結果。 私人財團可營運橋50年,期間可收取過橋費用,預計36年半可以收回成本。 [19] 其後,消息透露港珠澳不會採用BOT方式融資,改以3地政府全資興建 [20] 。 最終於2008年8月5日,三地政府就融資問題達成共識,估計海中橋隧主體工程含息總投資爲385.4億元人民幣 [21] 。

  3. 4 天前 · 香港歷史始於超過公元前3萬年舊石器時代於華南及中南半島一帶活動百越族,其後被秦朝 征服後方踏入信史開端,但地處華南一隅偏遠荒蕪邊陲,一直人口稀少並只有漁業及少量農業活動,在1841年香港開埠前於歷史舞台上影響微乎其微;自割讓與大英帝國並成為自由港後,方發展為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5 天前 · 灣由1982年開始入伙,分為18期發展,至今還繼續擴展,為香港建設期最長及佔地最廣私人屋苑。 香港興業 有限公司在愉灣策劃發展一個 住宅 項目,其中第1,2,6至18期乃獨資發展;第3期則與 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 合作發展;而第4及5期的發展權更出售予 新世界發展 ,但香港興業保留發展計劃整體控制權;而在1994年起至今,查氏家族的香港興業國際集團與 中信泰富 ( 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 前身)各自持有50%香港興業有限公司股權。 愉灣所有住宅單位一旦落成後,就會推出市場售,發展商只保留商業用地及會所擁有權。 按政府租地條款及廈公契規定,香港興業有限公司須管理整個愉發展計劃及提供來往 港島 至愉 渡輪 服務。

  6. 2024年5月23日 · 為切斷這條補給線,日軍於1938年10月1日在廣東 大亞灣 登陸,並迅速攻佔鄰近地區, 廣州 在10月21日淪陷。 而部份日軍亦駐守於寶安 深圳河 北岸,與英軍為界。 英國明白最終會與日本一戰,於1937年後逐步加強香港的防衛。 1938年7月,香港政府通過《緊急條例》,表面上保持中立,實際上積極備戰。 同年9月,更舉行大規模海陸空演習。 由於大量難民從中國湧入香港香港人口從1936年約100萬,增加至1941年160萬。 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 由1939年 德國 攻打 波蘭 揭開序幕。 1940年日本與德國、 意大利 結盟 。 美國 於1941年對日本實施石油禁運,日本終下定決心向英國、美國、荷蘭開戰,以排除歐美國家在東亞勢力,奪取東南亞 石油 、 橡膠 和 礦物 資源。

  7. 2024年5月23日 · 英屬香港(英語:British Hong Kong),指1841年至1941年及1945年至1997年期間英國治下的香港。統治時期一般稱為香港英治時期、英治香港或者港英時期。 本條目為香港歷史系列之一 歷史年表 · 大事記 史前時期 漢代至元代 明代 清初 英治時期 開埠初期 (1842年至 ...

  8. 4 天前 · 香港的士. 香港的士 ,即 香港 計程車 ,「的士」一字從它英語「Taxi」音譯出來。. 沒有固定路線,乘客上車後指明目的地,司機直接駕駛前往,最方便快捷公共運輸工具。. 車費根據車程及等候時間而定,而存放行李、 電話 召喚計程車及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