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0日 · 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會使用到大腿內側,因此往往都會鬆弛,可藉由大幅度活動髖關節加以緊實。 單腳提臀:跟扁平的臀部說再見. Step 1.呈仰躺姿,將膝蓋立起,單腳的腳踝放在膝蓋上. Step 2.花2秒時間抬高臀部,再花2秒時間降下臀部. 藉由單腳放在膝蓋上的姿勢增加負荷,用力收緊臀部至大腿內側。 臀部扁平往橫向發展,或屁股跟大腿鬆垮垮連在一起的人一定要練。 這個動作不僅能塑造出大腿內側與臀部之間的曲線,也非常適合作為髖關節的暖身動作。 單車式捲腹:打造理想的腰身曲線. Step 1.維持單腳離地的姿勢,上半身轉體,同時抬高右手肘輕觸左膝. Step 2.換另一隻腳打直後重複相同作法,花2秒時間完成輕觸動作.

  2. 6 天前 · Chloe. 2024-05-24. 分享本文. 久坐容易成病運動有益健康都是老生常談過去有許多研究大多也都只有給出一天要運動多久會有哪些效益的建議卻沒有詳細帶大家規劃 24 小時該如何應用,藉此達到最佳的活動平衡,優化我們的健康。 近期一項研究則從這個視角,來探討如何降低心臟病、中風和糖尿病的風險因子。 研究發現,最理想的睡眠時間為 8.3 小時 ,輕度活動和中高強度活動則分別為每天 2.2 小時,你甚至可以從辦公室走去飲水機裝水來增加新陳代謝! 走到飲水機裝水可以增加新陳代謝! 目前的健康指南大多只建議民眾每週應進行多少中高強度運動,卻缺乏對 24 小時整體活動平衡的指導。 這項新研究探討了一天中坐著、站著、輕度與中高強度活動的最佳分配。

  3. 2024年5月21日 · 有兩個重點: 你關注一個許多人關心或感到興趣的重大問題。 你知道如何解決問題。 這張投影片示範用「 如果—那麼 」(if-then)來表達願景目標。 「如果」是提出問題,「那麼」則是解決方法。 還有其他方式: 以 有趣的故事 開場。 以 引人深思的重要問題 開場。 以 阻礙任務的困境 開場。 以 新機遇或趨勢 開場。 以 想像未來的可能性 開場。 3. 解釋你的「實行步驟」 一旦有清晰的願景目標,下一步就是展示「實行步驟」,讓大家知道你有計畫,而且你已經展開行動。 4. 用陳述當下的字眼,分享你的「近期進展」 你可以在一開場就告訴大家你剛做到,或即將完成哪些事 。

  4. 2024年5月14日 · 2024-05-14. 分享本文. TO 推薦熱門書摘:《 其實,我們都寂寞 》 平常工作時,常常會因為壓力大而感到全身緊繃、焦慮不已? 日本心理諮商師石原加受子表示,如果你明明想放鬆,卻一直無法消除緊張,可以先從調整呼吸做起。 只要慢慢做、持續做的話,一定能改變心情。 文/日本心理諮商師 石原加受子. 只要一點點努力,透過調整呼吸,我們就能拯救自己感覺寂寞的心。 呼吸是一件太理所當然的事,以至於我們平常經常忽略它,但「調整呼吸」不只是維持身體健康的根本,對心靈健康來說也不可或缺。 你知道自律神經嗎? 它掌控了所有與維持生命有關的器官。 自律神經又包括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我們白天活動時,是交感神經在發揮作用;夜晚靜下來時,則由副交感神經上場。

  5. 2024年5月16日 · 2024-05-16. 分享本文. 雖然我們經常被警告說,上網可能對人類的身心健康有害,因為我們總無法避免在複雜的網路世界中,接觸到錯誤資訊或他人無情的謾罵和批評,甚至於看見社會中最黑暗的那一面,然而近期卻有研究人員發現,使用網路其實可以讓人感到更加幸福、身心靈變得更健康。 牛津網路研究所在一項持續長達 15 年、高達 168 個國家、超過 240 萬位民眾共同參與的調查中,發現了網路與人類幸福感之間的奇妙關係。 研究人員採用了超過 33,000 個統計模型,使團隊有能力多方面探討個案之間的各種關聯,同時調查也將參與者的收入、教育、健康問題和人際關係納入考量,最終得到了一個肯定的結論,那就是如果可以透過網路和世界進行交流,那麼確實會令人感到更為幸福。

  6. 2024年5月17日 · 2024-05-17. 分享本文. 近期最火紅的議題莫過於「地磁風暴」,由於閃焰造成太陽朝地球進行日冕物質拋射(CME),因此地球磁場出現了強烈的干擾,中高緯度地區幾乎都出現了絢麗的極光,然而太陽才剛剛進入活躍期,未來地磁風暴事件有很高機率再度發生,但地球磁場的改變是否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 哈佛大學的一份研究報告提供了解答。 根據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於 2022 年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研究,指出地球磁場於短期內受到強烈干擾時,人體健康可能因此將受到影響,包括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行為疾病和總死亡率的增加。 研究團隊指出,強烈太陽活動與地球磁場對人體造成的主要影響,包含: 擾亂人類體內的晝夜節律. 神經系統異常. 心率和血壓異常. 老年男性的肺功能衰退. 容易感到焦慮及衝動.

  7. 2024年5月9日 · Chloe. 2024-05-09. 分享本文. 諸如智慧型手錶等穿戴式裝置已在我們生活當中隨處可見,加上在醫學領域的創新發展,兩者日益令人矚目。近期來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的生物工程師團隊發明了一款新型穿戴式語音輔助裝置,為的是協助那些無法自然發出聲音的人。 這款名為「生物電子語音系統」的創新裝置,邊長僅有 2.5 公分的正方形、重量約為 7 克,但卻 能將喉嚨肌肉的微小運動準確轉譯成清晰可辨識的語音 。 它不僅體積小巧輕便,穿戴時舒適無負擔,更關鍵的是團隊是藉由 AI 技術實現人機合作,幫助失聲者重拾溝通能力。 圖片來源:UCLA。 準確率高達九成五! 這款裝置的背後原理是什麼?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