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1日 ·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的研究顯示香港第五波疫情實際上最少有358萬人受感染 [12] ,加上超過8成人口已接種最少兩劑疫苗,香港已出現群體免疫 [13] ,確診個案會漸趨減少,並且在疫苗接種率進一步提高下具備逐步取消防疫限制的條件,香港社會將得以恢復正常 [14] 。 除非出現全新的變種病毒,否則未來一年再出出現如第五波般大爆發的機會很微 [15] 。 截至2023年1月29日,香港政府公佈的累計檢測陽性個案有2,876,106宗。 當中,核酸檢測佔1,215,651宗,快速抗原檢測佔1,660,455。 核酸檢測中,確診個案佔532,285宗,無徵狀感染佔418,940宗,復陽個案佔31宗。 疫情以來累計死亡個案有13,333宗 [註 3] [4] [16] [3] 。

  2. 2024年5月22日 · 新冠病毒 now新聞稱呼為「新型冠狀病毒」或「新冠病毒」無綫新聞初期稱呼為「新型肺炎」後稱呼為「新冠肺炎」現稱呼為「新冠病毒」。 相關條目 感染群組及事件 第一波疫情:打邊爐家族 第二波疫情:留學生群組

  3. 6 天前 · 冠状病毒是一组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病毒。 例如,冠状病毒会导致普通感冒和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简称 SARS)以及 COVID-19 。 COVID-19 病毒主要通过人际传播。 该病毒可以通过无症状感染者传播。 当 COVID-19 感染者咳嗽、打喷嚏、呼吸、唱歌或说话时,会从呼吸系统中散播出感染病毒的颗粒。 别人如果吸入这些颗粒或手、鼻或嘴沾染这些颗粒,就可能会感染 COVID-19 病毒。 在通风不足的区域,这些颗粒可能会在空气中停留几分钟到几小时。 COVID-19 的症状有哪些? COVID-19 的典型症状通常在接触病毒后 2 到 14 天出现。 具体包括味觉和嗅觉丧失以及呼吸困难或喘不过气。 感染者通常也有类似感冒的症状,可能会有胃部不适、呕吐或稀便(腹泻)等症状。

  4. 8 小時前 · 肆虐全球近4年的新冠病毒雖已趨緩,但各種病毒的侵襲並不會因此停歇,腸病毒、RSV、新變異株等一波接著一波來,除了藥物治療和疫苗預防,醫學上還有什麼方法可有效對抗病毒呢?遠東生技與台北醫學大學暨萬芳醫院於昨(29)日舉辦人體臨床試驗成果發表會,發現特培FEM-101藻株之專利藍色 ...

  5. 3 天前 · 注意身體警訊 出現這些情況盡快就醫. 吳靜如提醒,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應多加注意身體警訊,若感到胸悶胸痛、冒冷汗、呼吸困難等不適 ...

  6. 2024年5月7日 · 1. 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 建議以下情況佩戴口罩: 任何有發燒或呼吸道感染症狀的人士; 任何到訪或工作於高風險場所如安老院舍 / 殘疾人士院舍、醫療設施臨床區域的人士;以及. 高危人士(如本身有健康問題或免疫力低的人士)前往人多場所例如乘搭公共交通等。 當呼吸道病毒的活躍程度預期會出現上升趨勢時,高危人士到訪公眾地方時應佩戴外科口罩,而市民在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或在人多擠迫的地方逗留時亦應佩戴外科口罩. 正確佩戴口罩十分重要,包括在佩戴口罩前及脫下口罩後保持手部衞生。 有關正確佩戴口罩的詳情,請瀏覽衞生防護中心網站: www.chp.gov.hk/files/pdf/use_mask_properly_chi.pdf ;

  7. 6 天前 · 无上报的病例、无人居住或无可用数据. 註記:為了更精準地顯示疾病情形,面積超過300萬平方公里的國家均劃分出其一級行政區域,亦包括 有限承認國家. 截至2023年12月20日的人均死亡病例圖. 每十萬人死亡至少>500例. 每十萬人死亡至少280–499.99例. 每十萬人死亡至少100–279.99例. 每十萬人死亡至少18–99.99例. 每十萬人死亡至少3.3–17.99例. 每十萬人死亡至少0.6–3.29例. 每十萬人死亡至少0.1–0.59例. 每十萬人死亡至少>0–0.1例. 無人死亡或無數據. 疫苗接种率. 人口 超过一亿的国家由多至少排列如下: 人口一億以上的國家/地區. 目前(2022年2月24日)已完整接種疫苗的人數占人口的百分比為 55.9%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