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3 天前 · 專家分析指出,在此背景下,應當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願意承認巴勒史丹國,有助於推動更多國家接受解決巴以衝突 的「兩國方案」,營造有利於巴以談判的氛圍。 承認巴勒史丹國是「大勢所趨」? 在宣佈承認巴勒史丹國當天,西班牙首相山齊 ...

  2. 2024年5月7日 · 此次巴以衝突升級以來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曾公開表示以色列政府將致力於實現三大戰爭目標釋放全部人質消滅哈馬斯確保加沙永遠不再對以色列構成威脅。 只有「徹底消滅」哈馬斯在拉法的4個營,以色列才能實現其軍事行動三大目標。 報導稱,以軍在拉法的地面行動很可能擴展至加沙地帶與埃及之間的軍事緩衝區——費城走廊。 費城走廊是指在加沙地帶與埃及邊界延綿14公里的狹長地帶。 根據1979年埃及和以色列簽訂的和平協議,這一地帶被定為由以軍控制和巡邏的緩衝區。 但哈馬斯2007年獲得加沙地帶控制權,進而也控制了費城走廊。 有分析認為,以色列意圖「決戰」拉法,其重要原因是想奪回費城走廊。 內塔尼亞胡也曾多次表示,以色列必須控制費城走廊,以確保加沙地帶在戰後保持非軍事化。 談判為何談僵?

  3. 2024年5月7日 · - 新浪香港. 國際新聞. 哈馬斯同意停火提議本輪巴以衝突將走向結束? 05月07日 13:40 新浪網. 出乎許多觀察人士的意料,哈馬斯同意了斡旋方提出的加沙地帶停火提議。 據新華社報導,哈馬斯5月6日發表聲明說,哈馬斯政治局領導人哈尼亞當天已分別向卡塔爾首相穆罕默德和埃及情報總局局長阿巴斯·卡邁勒通報了這一決定。 資料圖:哈馬斯政治局領導人哈尼亞。 圖/IC photo. 哈馬斯的決定並不意味著加沙能夠立即實現停火。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6日表示,哈馬斯接受的提議和以色列的核心要求「相差甚遠」。 但他為達成協議保留了可能性,說以色列仍會派高級別代表團前往埃及進一步協商談判。 讓達成停火協議陷入巨大不確定性的,是以色列進攻拉法的計劃。

  4. 4 天前 · 新一輪巴以衝突開始時以色列誓言要粉碎並摧毀哈馬斯」,使其不再構成任何威脅但從目前證據和數據來看以色列與這一目標仍有一定距離根據以色列國防軍的數據在2023年10月7日之前哈馬斯據信在加沙地帶約有3萬名武裝分子以色列國防軍在最近的一份聲明中表示自這輪巴以衝突開始以方已經殺死約1.3萬名哈馬斯武裝分子。 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沒有說明是如何計算得出這一數字的,並且在以色列公佈哈馬斯領導人死亡名單時,名單上有名字重復出現,還有部分人無法被證實是哈馬斯的成員。 「從這些信息來看,以色列國防軍的行動還沒能接觸到哈馬斯領導層中的高層。

  5. 2024年5月5日 · 自去年10月7日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以來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反復強調以軍終將對拉法發動地面進攻並表示摧毀哈馬斯軍事能力是以方核心目標。 據以軍方稱,以色列認為拉法是哈馬斯在加沙地帶最後的主要據點,此前在加沙地帶其他地方的行動已經清除了哈馬斯24個營中的18個。 以色列稱哈馬斯在拉法有4個營,並且一些高級別武裝人員也有可能隱藏在拉法。 此外,有分析指出,是否攻打拉法對內塔尼亞胡而言有重大政治影響。 如果不執行該計劃,內塔尼亞胡領導的政府可能難以維持。 如果他簽署停火協議進而叫停進攻,一些保守派政治夥伴可能退出執政聯盟。 有批評人士說,內塔尼亞胡更關心維護其政府的完整和繼續掌權,而不是國家利益。 對此,內塔尼亞胡予以否認。 分析指出,如果真的進攻拉法,以色列在國際上將面臨進一步孤立。

  6. 2024年5月11日 · 我們經常接觸到的一些概念,彼此之間並不等同。 如,「伊斯蘭世界」是將世界上所有伊斯蘭教為國教的國家包括在內,指從摩洛哥、土耳其到馬來西亞、印尼的廣大區域,北至中亞,南到東非,甚至還包括許多國家裡的穆斯林社群;中東大致與「西亞」重疊,但又包括北非的一部分,並且,近年還出現了「大中東」概念,將巴基史丹與阿富汗等國囊括進去。 其中,不管土耳其人有多大的野心、經西方灌輸了多麼瘋狂的迷魂湯,但目前的實際狀況為,土耳其人的主體生活在「土耳其(突厥)」那個「民族國家」(nationstate),民族(nation)與國家(state)高度重合;伊朗人也是同樣,在近代建立了民族國家「伊朗(雅利安)」,伊朗民族主要生活在伊朗,出了伊朗,伊朗人便變為少數族群與移民群體。

  7. 2024年5月4日 · 路透社4日最新報導顯示卡塔爾正在權衡是否關閉哈馬斯在該國的政治辦公室這也是該國重新評估其在巴以衝突中調解人角色的更廣泛審查的一部分一些美國議員和以色列政界人士一直對卡塔爾和哈馬斯的關係表達了不信任穆罕默德上月指責利益狹隘的政客破壞性言論損害卡塔爾的斡旋努力。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你可能喜歡. 時隔24年法總統對德國事訪問,「關鍵時刻」或尋求「共同答案」 05月27日 16:31. 央視新聞報導,當地時間5月26日,法國總統馬克龍抵達德國,開啟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 這是24年來法國… 梅德韋傑夫:一旦發生核對抗,波蘭肯定會收到應得的放射性灰燼. 05月27日 11:37.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