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5 天前 · 余英時先生是享譽全球的史學家也是當代極具影響力的華裔知識份子而尤其讓我們感念的是余英時先生對中國大陸思想自由和政治民主的深切關懷對中國大陸自由派學者和流亡人士的深切關懷在大陸學人中我是和余先生相識較早的。 1987年我來到美國哈佛讀博。 這一年的10月18日,《聯合報》駐美記者張作錦與孟玄兩位先生,開車帶著我和哈佛同學丁學良到普林斯頓余先生住所,進行了一場對談。 這場對談長達五、六個小時,基本上是余先生提問,我和丁學良回答,間或余先生也發表自己的看法。 余先生對大陸狀況的廣泛瞭解,對現實問題的敏銳把握,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他對我們這一代學人在極端困難閉塞條件下獨立思考的深厚同情與高度肯定,更使我有知音之感。

  2. 2024年4月28日 · 採訪 余英時 要求帶雞肫. 這裡寫個和「食」緊密相關,幾乎是匪夷所思的風趣故事與眾分享。 2016年為慶祝明報月刊50周年編輯知道我跟余英時陳淑平伉儷相識託付我給余先生做個專訪中國必須回到文明的主流」。 後來,感到很有必要將我所認識的余氏伉儷寫出來,讓讀者可以感受到他們「古道熱腸」發出來的人性光輝。 採訪前收到了淑平 (Monica)的電話:「余先生對妳有個小小的請求,採訪時請妳帶樣東西過來。 」然後就在電話中賣「關子」嘻嘻哈哈起來,他們夫婦從來沒有請求過我任何事,於是問:「帶什麼東西? 「記得嗎? 那年到妳家吃晚飯,前菜冷盤妳做了個冷菜,他念念不忘美味,所以希望妳做了帶過來。 」我笑說:「多少年前啦,我哪裡記得當年的菜單? 對余先生當然有求必應。

  3. 2024年5月7日 · 被封為21世紀中國史學泰斗的中研院院士余英時日前在睡夢中逝世震撼華人史學界。 (圖片由廖志峰提供) 當我聽到余英時教授過世的消息時我第一時間的反應是假新聞吧? 甚麼時候我們開始懷一切我們所接受到的訊息? 甚麼時候我們又希望所有的新聞都是假的? 這個當下忽然覺得所有人間事物都飄忽了起來。 我花了一些時間才接受這個事實,但是又太難以置信,我明明在7月23日的上午才打過電話給余教授,請他為允晨文化四十週年題幾個字,而他一口就答應了,只是有但書:「我沒辦法寫太長。 我說:老師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沒有壓力。 他問:急不急? 我說:不急,老師慢慢寫。 我習慣了等和不催促,就像過去一樣,我認為不要給老人家太大的壓力。 這次,余教授沒有交稿,就先離去了。

  4. 4 天前 · 本期的專輯是余英時與自由主義」,余英時先生是中國思想史的大家對當代中文世界的人文學術以及文化意識影響廣遠⋯⋯

  5. 6 天前 · 余英時的第一課為一系列精品小課是給所有對余英時的作品有興趣並希望有系統及立體地理解余英時思想的讀者。 閱讀更多... 翁稷安在21世紀的今日閱讀青年余英時香港時代文集救亡的激情反而讓中國近現代思想界陷入了激進化的狂熱中在極端反傳統的革命思潮下最終促成了中共挾著主義教條式的意識型態而起建主了違反自由民主價值的專制政權…… 閱讀更多... 【主題書單:余英時的第一課】 李顯裕嚴選3本書,帶你逐步深入余英時的思想史宇宙. 李顯裕. 中央警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李顯裕嚴三本余英時思想史的入門讀本。 除經典的《歷史與思想》外,還有《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及《我的治學經驗》。

  6. 5 天前 · 余英時認為台灣知識人社群必須以維護民主自由體制並促使它不斷成長為最大的天職。 (圖片摘自唐獎網站) 站在歷史的潮頭. 從八 年代開始由於歷史與思想等一系列專書在台灣的出版加上台灣在解嚴的前夕余英時在台灣的影響越來越大王汎森回憶:「 年代的時候余英時林毓生張灝許倬雲等幾位先生每次在台北演講聽眾都是成百上千的當時台北能夠容納千人的演講廳並不多記得一次余先生在台北師大做演講的時候不僅禮堂裡擠滿了人而且外面的電視幕牆前還排了幾排位置

  7. 5 天前 · 余英時紀念專輯敬悼余英時 - 聯經思想空間 Linking Vision. 首頁 > 余英時紀念專輯 > 敬悼余英時.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張先玲在北京包餃子的期望——憶英時表哥二三事. 余英時先生是我大姑媽唯一的孩子。 表哥一出生,大姑媽就走了。 為了這原因,表哥一輩子不過生日。 我從沒見過大姑媽。 抗戰開始,父母帶著我們從杭州輾轉回到桐城老家。 那時英時表哥在潛山老家,我雖然尚未和他見到面,不過,卻常常從大人談話中聽到關於他和大姑媽的事。 閱讀更多... 周質平:敬悼余英時先生. 如果說錢穆的現世關懷是為舊中國「招魂」,胡適是為新中國「催生」。 那麼,余先生既不「招魂」也不「催生」,他隔海靜觀,透過深刻的歷史研究,對當下的社會時局給出針砭。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