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4日 · 準備投保所需文件. 選定產品,內地居民買香港保單一般需要準備下列文件: 中國大陸居民身份證或護照. 往來港澳通行證. 住址證明. 銀行/金融機構月結單. 出生證明. 居民戶口簿. 體檢報告或其他醫療紀錄(視乎保險公司要求) 不同保險公司要求內地客遞交的文件各有不同,詳情以保險公司最新公布為準。 網上投保或經中介人投保. 內地居民選好產品及保險公司後,可視乎該保險公司的規定,來港進行網上投保或與保險中介人會面投保。 投保人在投保時除了要填寫基本的個人資料外,一般也要申報健康狀況,投保人應如實作答保險公司的健康問卷,如有需要應主動作出補充。 保單條款. 正式簽單前,應先細閱保單條款,例如保障範圍、不保事項、保費的繳付詳情等。 如面對不明白或存疑的條文,應立即向保險公司或中介人查詢。 支付保費.

  2. 2024年5月22日 · 步驟一:通知僱主及稅務局. 步驟二:提交 BIR60 表格(個別人士報税表) 步驟三:繳交稅款. 步驟四:收取最後一期的薪金. 税務中心地址及辦公時間. 發出「同意釋款書」的所需時間. 離清稅時間表. 離清稅所需文件. 離清稅所需要的文件包括: 僱主提供的 IR56G 表格副本(如離職時沒有向僱主索取,則需以「清稅自我聲明書」代替) 終止僱用合約的證明文件. 尾期糧單. 申索免稅/扣稅項目的佐證文件(如適用) 自我聲明書需要填寫甚麼資料? 離前唔清稅有甚麼後果? 根據法例規定,納税人和僱主均須把將離事宜通知税務局,並辦理清税手續。 如不遵守規定並於離前未辦妥清稅手續,可被懲處繳交第 3 級罰款(HK$10,000)。

  3. 2024年5月21日 · 香港買保險比內地「抵」,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風險池差異. 競爭劇烈. 保障因素. 醫保保障. 危疾保障. 賠償方式. 以危疾保險而言,本的危疾保單只要受保人一經確診保單指定的嚴重疾病,保險公司便會作出賠償,並不限賠償用途,而且目前不少危疾保險的保障範圍都包括原位癌及「通波仔」手術治療等早期危疾;反觀內地的危疾保險的賠償要求相對較高,除了較少保單保障早期危疾外,部份保單更需要受保人完成手術治療後,才會才出賠償。 香港的醫療保險多以實報實銷的形式作出賠償,不少保險公司更提供「出院免找數」的賠付安排,讓受保人可以專心接受治療及休養,免卻對醫療費用的擔憂;而內地醫保則視乎保單規定及所入住的醫院,受保人有機會需要「先自付,後報銷」。 醫保續保.

  4. 2024年5月6日 · 在審查納稅人是否合資格 申索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稅額時,税務局通常會以下列因素決定受養人是否屬於「通常在香港居住」: 在香港逗留日數/訪頻密程度及每次逗留在香港的時間 在香港是否有一個固定居所 在外地是否擁有物業作居住用途

  5. 2024年5月3日 · 就由Bowtie團隊為大家講解子女免稅額的申請條件、年齡限制,並解答申索子女免稅額相關問題,等大家可以輕鬆報稅! 作者 Bowtie 團隊. 日期 2024-05-03. 更新 2024-05-14. 子女免稅額的申請條件是甚麼? 根據《稅務條例》第31條,如納稅人的子女在有關課稅年度的任何時間內符合以下一項條件,便可在報稅時申索子女免稅額: 該未婚子女未滿 18 歲. 年滿 18 歲但未滿 25 歲,並在任何大學、學校或其他相類似的教育機構接受全日制教育;或. 年滿 18 歲,但因身體上或精神上的傷殘 / 缺陷而不能工作. 除非納稅人與配偶分開居住,否則只有 其中一人可以申索全部子女免税額。 在這情況下,納稅人或其配偶申索必需自行決定由誰提出申索子女免稅額。 供養子女有多少免稅額?

  6. 2024年5月2日 · 薪俸稅是按照該課稅年度(即上年 4 月 1 日至今年 3 月 31 日)的入息總額為基礎,再減除扣稅項目及免税額,再以累進税率或標準税率計算,並以兩者取較低的税款額徵收。 累進税率. 標準税率. 薪俸稅免税額. 薪俸稅扣稅項目一覽. 一般來說,普通打工仔以 累進稅率 計算稅款較低,而 標準稅率 適用於高薪一族。 舉一例,陳先生單身而無其他免稅額的,他的年收入需要超過 $170 萬才要以 標準稅 率計算稅款。 👉 想知自己實際要交幾多稅,按此了解更多 ! 延伸閱讀. 【報稅2024】年薪幾多要交稅? 即睇 20 大常見問題! 【交稅2024】有咩方法繳交薪俸稅? 了解如何計算交幾多稅! 【扣稅三寶】申報支出最高逾 HK$12 萬,解構扣稅產品的扣稅運作! 【供樓扣稅】供款期愈長就愈抵?

  7. 2024年5月23日 · 這次 Bowtie 團隊將深入分析不同人生階所需要的保險配置! 作者 Bowtie 團隊. 日期 2024-05-23. 更新 2024-05-23. 為什麼我們需要保險? 保險的真正作用是將疾病、意外及身故等事件引發的部分財務風險透過保單合約轉嫁予承保的保險公司,以保障自己及家人,即使發生上述不幸事情,自己或家人都能獲得一定程度上的財務支持,不致於打亂財務預算、不致於傾家盪產。 在人生不同階段﹐我們與家人面對的風險也有所不同,因此不同時期需要的保障也不同。 買保險最怕是買「友情單」,即單純聽從任職保險中介人的親友建議、沒有考慮自身需要就胡亂簽單。 投保人應該按照自身的保障需要,慎重選擇合適的保險產品,從而作出投保決定。 延伸閱讀. 哪些人不需要買保險? 0至18歲:初生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