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9月8日 · 研究發現,55%染疫兒童出現病徵,當中54%人疲倦、54%頭痛、近一半人發燒;出現喉嚨痛的有38%的人、約35%無胃口;皮膚出疹和腹痛則較為少見,分別有15%和13%。

  2. 2020年7月17日 · 根據英國國民保健署(NHS)的指引,新冠肺炎患者主要有3大病徵,包括發燒、持續咳嗽和味覺改變。但國王學院研究小組指出,除了上述3個病徵外,出紅疹也可能是新冠肺炎的主要病徵。

  3. 2021年5月1日 · 假如抽筋超過30分鐘,有機會引致腦細胞死亡。兒童的體能及智能均受影響,可能會造成發展遲緩,語言學習慢,控制肌肉能力差,以致行路不穩,共濟失調(肢體協調紊亂),容易跌倒等等。

  4. 2020年7月5日 · 理財智慧. 發布時間: 2020/07/05 11:46. 最後更新: 2020/07/05 11:50. 分享: 去年曾在本港公立醫院爆發的耳念珠菌,近日又再在公院發現病例,瑪嘉烈醫院公布,有2名內科及老人科病房男病人,被發現帶有耳念珠菌,但無感染徵狀。 兩人正接受隔離治療,其中一人因自身疾病情況嚴重,另一人情況穩定。 連同昨日發現的兩宗病例,瑪嘉烈醫院2日內共有4宗耳念珠菌病例。 究竟耳念珠菌是甚麼 ? 耳念珠菌最早是2009年從日本一名病人的外耳道被發現,後來在歐洲、亞洲、美洲、非洲十餘國迅速傳播並造成感染,香港是在去年月底首次在一名曾到瑞士的男子身上驗出高抗藥性的耳念珠菌,之後出現為期兩個月的院內爆發。

  5. 2020年8月26日 · 其實視乎個人的身體狀況,並沒有一個指標。 比較有機會中水毒的,主要有三種情況: 1. 運動後感到口渴 ,大量飲水,運動出汗已經流失了鈉,在沒有補充的情況下,又大量飲水,或會造成中水毒的風險。 2. 參加鬥飲水比賽 ,為了贏飲水要快、急、多,「灌水」同時快速稀釋體內的鈉,或會造成中水毒的風險。 3.某精神科的處方藥物 ,會產生一種副作用,令病人不其然覺得口渴。 飲水不會令這口渴感散退,病人或會不自覺地不斷飲水 ,造成中水毒的風險。 中水毒 聽起來有點可怕 , 但只要 不在短時間內飲大量的水,其實 沒有擔心的必要。 就算是上述三種情況 ,要去到中水毒地步,也沒有想像之中的容易 。 飲水會飽肚,飽了便自然會停止飲水,而且身體也有排泄機能,排出過多的水分。

  6. 2020年9月11日 · 1.日間可飲桂花茶。 2.平時或來經時可以多艾灸氣海、關元這兩個穴位。 3.白天多曬太陽(背部),夜晚可用艾葉浸腳。 二、氣滯. 這類女孩子可能脾氣會急一些,愛生悶氣,容易緊張焦慮、多愁善感。 多伴有歎氣多、脅肋部疼痛、喉嚨異物感、經期乳房脹痛,通常有乳腺增生或甲狀腺等病史。 舒缓方法: 1.平時可以飲合歡花茶、素馨花茶等。 2.可多按摩勞宮、太沖等穴位。 3.盡量保持心情的放鬆。 三、血瘀. 血瘀常常跟寒凝、氣滯伴隨出現。 這類女孩子可能面部有黑斑或色素沉著、唇乾、月經顏色稍暗、有較多血塊,舌頭有瘀斑,舌底靜脈明顯,痛證比較多,平時皮膚總是無緣無故瘀紫,可能會有子宮肌瘤或外傷病史。 血瘀類型的痛經原因有(1)氣滯血瘀,經常壓抑煩悶,心情不暢,氣堵了,血當然就停了。

  7. 2024年5月5日 · 面對近年香港愈趨嚴重的IT人才缺口,職業訓練局(VTC)旗下的香港資訊科技學院(HKIIT)院長許仁強坦言,香港偏低的生育率,及公眾對科技行業的誤解,使科技人才與市場等需求不對等。 在港府提倡多項數碼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