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3日 · 對港人在內地就診時,若有爭執或醫療事故的保障。劉澤星表示,香港和內地醫療系統運作方式、保障醫護人員和病人的方法均不同,若兩地能探討和統一相關制度,醫護和病人會更安心,亦有助減少爭拗。

  2. 2024年5月13日 · 香港大學早前與港深創科園簽署合作備忘錄,有意落戶園區,港大醫學院長劉澤星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該院擬先在港深創科園推動藥物研究,並連接港大深圳醫院,長遠「每一樣(科研)也希望在那裏拓展」。 他說本地大學科研人員不擅將研究「落地」應用,主要因為缺乏科研轉化的思維和文化,有感近年已陸續轉變,該院去年亦增設部門協助申請專利和集資等。 明報記者 張逸羲. 稱數據互通推動科研. 政府擬於今年底起分階段建成的港深創科園促成兩地研究數據和樣本互通。 劉澤星表示,他期望在園內推動不同研究,相信最快可推動是藥物研究,「可以很快做很多很多」。 他稱園內數據互通是推動科研的一大步,而港大深圳醫院是港大在內地的基礎研究和初步藥研基地,料將與園內實驗室連接合作。

  3. 2024年5月13日 · 劉澤星指,本港與內地醫療文化和制度有差異,推動兩地醫療融合不能操之過急,認為兩地要訂立共同標準,包括醫生培訓和評核,亦要設立機制監測跨境醫療服務品質水平。 上一篇:杜淦堃籲法律界營造一流司法管轄區. 下一篇:東鐵綫列車服務逐步回復正常. 更多新聞. 澳門午間改發3號風球可能性較高. 本地. 1小時前. 初選案|英歐等國家關注裁決 中方斥干涉內政破壞法治. 本地. 2小時前. 1號信號維持至中午 天文台下午評估是否改發3號. 本地. 3小時前. 周守仁樞機在六四35周年前稱 寬恕不代表忘記. 本地. 4小時前. 外交部公署:中央堅定支持特區司法機關依法辦理初選案. 本地. 8小時前. 社民連5成員 涉在西九龍法院內外行為不檢被捕. 本地. 9小時前. 港府及外交部公署駁斥美歐對鄒幸彤帖文案指摘

  4. 2024年5月13日 · 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表示,港大計劃先在創科園推動藥物研究,並連接港大深圳醫院,長遠希望在創科園拓展每項科研。 港深創科園網頁圖片. 劉澤星接受報章訪問指出,本地大學科研人員不擅將研究「落地」應用,主要因為缺乏科研轉化的思維和文化,醫學院去年已增設部門協助申請專利和集資等,為科研轉化「搭橋鋪路」。 他又希望日後港大可進駐河套區及北部都會區大學城,並在河套區進行更多藥物研究和數據交流,在河套區成立實驗室。 港深創科園. 劉澤星表示,發展跨境醫療對香港和大灣區是「雙贏的局面」,既可以幫助大灣區整體發展,亦可利用大灣區的資源支持香港的醫療發展,港大醫學院未來會給予學生更多北上學習機會,加深認識兩地醫療體系和文化的差別,他不擔心人才「被搶走」,認為香港有人才上去,內地亦有人才來港。

  5. 2024年5月12日 ·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院長劉澤星接受《星島》訪問時表示,香港人口不足800萬,需要更多的人口提供數據支持本港醫療、科研和教育的發展,故發展跨境醫療,對香港和大灣區是「雙贏的局面」,既可以幫助大灣區整體發展,亦可利用大灣區的資源支持香港的醫療發展。 他指,港大醫學院未來會給予學生更多北上學習機會,認識兩地醫療體系和文化的差別,又希望日後可進駐河套區並進行更多藥物研究。 構思從「低風險項目」着手.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會在大灣區醫療機構為港人策略性採購醫療服務,初步構思從「低風險項目」着手,例如電腦掃描 (CT)、磁力共振掃描 (MRI)等診斷服務。 劉澤星表示,從低風險項目入手,可有效測試相關制度是否可行。

  6. 2024年5月13日 · 劉澤星稱,本港具備醫療、科研和教育優勢,卻面對人口老化、醫療人手不足問題,內地則享有豐富資源和人口數據,推動跨境融合可達至雙贏。

  7. 2024年5月13日 · 2024年5月13日. 政府在落馬洲 河套區 建立港深創科園。 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表示,港大計劃先在創科園推動藥物研究,並連接港大深圳醫院,長遠希望在創科園拓展每項科研。 他說本地大學科研人員不擅將研究「落地」應用,主要因為缺乏科研轉化的思維和文化,醫學院去年已增設部門協助申請專利和集資等,為科研轉化「搭橋鋪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