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9日 · 原來是財富的「吸引力法則」 個人增值. 撰文: 涂宇佳. 發布時間: 2024/05/19 09:30. 分享: 你不「」,錢不來財富的吸引力法則 為何富人總是貪得無厭」? 我們談錢,大都帶著一種羞恥心。 我們確實需要財富來提高生活質素,但「追求財富」,又像一句上不了台面的話,始終是難以啓齒。 台灣理財作家郝旭烈表示︰ 只有你喜歡錢,錢才會喜歡你。 羞於談錢,可能是推著你離財富愈來愈遠的重要原因。 君子愛財 理所當然. 台灣理財作家郝旭烈曾經分享自己的經歷︰自己家中的一位長輩曾分享過給他一個重要的金錢觀—— 不要「仇富」,不要把有錢人當作是敵人,也不要對富裕生活抱有成見。 東亞人受農耕文化的影響,對商業的偏見由來以久。 古代人講究「士農工商」,商業始終排在最後一位。

  2. 2024年5月15日 · 83歲的Joseph Maroon告訴你,是運動讓他走出中年危機。 在堅持長年鍛煉後,他在八十多歲時獲得了三項鐵人冠軍,是一名「超級老人」。 8旬醫生 鐵人三項奪冠. Joseph Maroon是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神經外科臨床教授,雖有83歲高齡,但依然在進行臨床研究,每天運動大約一個小時。 2022年,Maroon參加了芝加哥鐵人三項賽,在他的年齡組中獲得第一名。 他對MarketWatch說︰. 我想盡可能『年輕地』死去,我現在比職業生涯中任何時候都享受到更多的樂趣。 我有時間思考。 現在,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創造力,並且處理的話題也有幫助他人的巨大潛力。 Maroon的身體和心理都非常健康,可以稱為「超級老人」(指身體和精神比年輕幾十歲的人更強健的七、八十歲老人)。

  3. 2024年5月21日 · 虛擬銀行「虛則實之」 改名「數字銀行」與國際接軌、利於吸客. 博客. 撰文: 家達. 發布時間: 2024/05/21 08:30. 最後更新: 2024/05/21 08:30. 分享:. 虛擬銀行 虛則實之 改名「數字銀行」利於吸客. 五月多節日,家庭聚會席間,有人談到「執笠關注組 ...

  4. 2024年5月20日 · 韓國湖西大學的創始人姜錫圭教授在95歲生日那天潸然淚下——65歲離開風光的職場時,他認為此生已經沒有更重要的事情了,便選擇在享樂中等待死亡到來,卻不曾想白白浪費了30年。 姜錫圭最終享年103歲。 生活在一個長壽世代,我們對於退休,對於老年的定義是時候改變了: 退休不過是另一段人生的開始。 低估壽命 教授退休後選擇等死 虛度30年. 即便是經驗豐富的建築師也無法在失去圖紙的情況下建造一座高塔;即便你的工作年歲過得再風光,沒有縝密的退休計劃,最終也會被環境主宰,讓從前充實幸福的生活無法延續。 南韓作家承憲在博客上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 韓國湖西大學的創始人姜錫圭教授在65歲載譽退休,然而此後他卻度過了灰暗的30年:一事無成,只是昏昏沉沉地虛度時光,等待死亡。

  5. 2024年5月15日 · 根據澳洲ARC人口老化研究卓越中心(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in Population Ageing Research)於2022年發表的 一項研究 ,一個成年人的金融知識和素養 在53至54歲時登峰造極 ,理財狀態最成熟、最精明,在信用卡使用、利息和費用方面犯下的財務錯誤最少。 50出頭正值壯年,已累積足夠的知識和經驗,同時分析認知能力未開始衰退,可以作出明智的理財決策。 領導上述研究的澳洲經濟學家Rafal Chomik表示隨着年齡增長,大家似乎更能夠依賴過去的經驗、經驗法則(Rule of thumb)和直覺來判斷哪些理財產品和策略更可取。 但年輕人難度必定要撞板損失慘重才會「學精」? 財務顧問經常教育人生階段各異的客戶,如何提防金錢陷阱。

  6. 2024年5月17日 · 小姐、陳先生及阿明均投保了意外保險,各人不約而同地於風暴時遇上意外而受傷,並向保險公司提出索償申請,結果會是如何? 一般而言,保險公司會審核受保人的傷勢 是否直接及純粹因「意外」而引致 ,及因應保單上其他定義及受保人的資料,按 ...

  7. 2024年5月17日 · 3個月兩款6厘全城最高. 目前市場上有兩款6厘高息,但玩法與吸納對象都各有不同。 建行亞洲的6厘屬全新「貴賓理財」客戶,要100萬元新資金,其中的10萬元有6厘,但其後的90萬元,目前為4.15厘,但每日都有可能變動。 按最新年利率計算,這100萬元可享的利息,3個月到期後合共逼近1.1萬元。 而該理財戶口的門檻也不算高,每日平均合併結餘最低100萬港元便可,屬中等級別的戶口。 而工銀亞洲的6厘,對象略有不同,主要吸納手機開戶的客戶,無理財戶口要求,起存額亦低起多,低至1000元可開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