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 天前 · 官覺想將自身與戴目標拉遠 法官在裁決理由書上,亦有提及區諾軒,並稱雖然接納的大部份證供,但認為在籌劃「35+計劃」時,必然清楚戴的最終目標是顛覆國政權。他們對作供的印象是,一直試圖將自身與戴的目標拉遠,及嘗試將其計劃限制在某個程度,惟法庭認為,同年7月中退出 ...

  2. 1 天前 · 【明報專訊】「35+」初選案大部分被告至今還押逾3年,包括已認罪控方證人區諾軒和趙家賢。根據庭上無完整披露的審訊文件,區諾軒曾向公民黨鄭達鴻撰寫4頁私人信函,道出為控方作證是「放棄政治以求存」。此外,趙家賢曾與警方錄口供,稱初選資金「有人包底」,出資者是否壹傳媒創辦人黎 ...

  3. 3 天前 · 按照起訴文件上的順序,這47名被告人分別是戴耀廷、區諾軒、趙家賢、鍾錦麟、「李伯盧」吳政亨、袁嘉蔚、梁晃維、鄭達鴻、徐子見、楊雪盈 ...

  4. 2 天前 · 根據庭上未披露文件,區諾軒剖白轉任控方證人的原因,形容事年是「苦難」,他決意「放棄政治以求存。 「35+」初選案審訊期間,庭上披露認罪及轉為控方證人的區諾軒曾於今年1月去信參與同案被告、參與港島初選的前公民黨議員鄭達鴻。

  5. 2 天前 · 控方則共傳召12位控方證人,其中包括被告區諾軒、趙家賢、鍾錦麟;此外,辯方代表曾經要求傳召林景楠作供。(延伸閱讀:香港國安最大案:47人案證詞集) 此案是港國安法下、以被告人數計,規模最大的案件,又稱「47人案」。

  6. 4 天前 · 對區諾軒來說,「墨落無悔作為唯一公開要求參與者表態的文件是對組織者的異議」,亦會增加被DQ的風險區說早在2016年有本土派被DQ民主派便應汲取教訓,「參選人應該小心言行」,但2020年6月有輿論指表明否決預算案會有DQ風險卻越來越多人作出政治表態令他感到好無奈」、「好煩惱」,認為用咁多心機準備初選」,最終被DQ是白費咗好多義工好多人嘅心機」。 庭上展示區諾軒獄中向鄭達鴻撰寫的信件,他也形容公民黨「連累」了鄭達鴻和李予信,指若非公民黨忽然「搶疆」開記者會,鄭達鴻和李予信的處境會截然不同。

  7. 2024年5月22日 · 時任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戴耀廷前立法會議員區諾軒等人於2020年牽頭組織民主派35+」初選2020年7月11及12日兩個投票日最終超過61萬人投票不過正式選舉最終以疫情為由延期一年約半年後的2021年1月6日55名組織及參與初選的民主派被捕其中47人被控國安法下的串謀顛覆國家政權於同年3月1日提堂。 其中31人先後認罪,16人不認罪受審,案件於2023年2月6日開審,由開案陳詞至結案陳詞橫跨約10個月、共118日審訊,案中32人亦自首提堂起,還柙至今超過三年。 這宗《國安法》實施後目前最大規模的案件,控告一眾政治光譜和從政經驗各異的議員、律師、社運人士、政治素人,串謀取得立會過半後,無差別否決預算案,迫使特首解散立法會及辭職,意圖藉此顛覆國家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