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3 天前 · 一. 如果要找一个民国时期的头牌女作家,那么这人非张爱玲莫属。 她的爱情和她的作品一样,参照了一个歧义的传奇:妖异多姿,是非不断。 她在承受浮华的同时,也在承受着孤寂。 她是那个时代的一口枯井,深不可测,任人评说,却也清冽久远。 通向男人的内心是胃,通向女人的内心是阴道;如果一个男人不去勾引一个女人,别人说他不是个男人,勾引了,却也不是个上等男人。 ——这是张爱玲对婚姻的刻骨体验。 生于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最后她一语成谶。 她的任何一句爱情经典都可以让今天热恋中的男女心生怯意。 她看透了世间浮华,唯独没有看透自己。 她用苍凉的文字,给我们描述了那个时代的喧嚣华丽,以及风流云散的爱情寓言。

  2. 2024年5月24日 · 9月30日,张爱玲生日,“福1088”饭店备下“张爱玲宴”。陈子善老师携其珍藏的“张著”数十册赴宴,从苏州赶来的叶放先生当晚所贡献之黄酒,名字偏偏就叫“海上花开”——这顿饭,想不吃也不行了。这种事,亦属“吊古人膀子”一种,但“张膀”既由上海人来吊,总要吊出海派风格,就算 ...

  3. 4 天前 · 《雷峰塔》、《易经》中文版9月面市,简体版年底发行 1920年9月30日,天才作家张爱玲出生在上海,1995年9月8日,离群索居的张爱玲在美国洛杉矶寓所悄然离世,为了纪念张爱玲诞辰90周年及逝世15周年,出版界频出新动作——4月,自传体英文版小说《雷峰塔》香港出版,9月3日,英文自传体小说 ...

  4. 2024年5月18日 · 三峡好人又究竟“好”在哪里? 网络上已经有了很多评论,见善见智,本人无意在此一一评说,只想从影片中的空间意象及其叙事入手,分析一下现代性、空间转换与人的命运问题。 水和老屋. 空间的生产、改造和重组是现代性的伴随物。 什么是现代性? 按照马克思的说法,现代性的标志就是“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而按照波德莱尔的说法,“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 而现代的思想家如齐格蒙德·鲍曼等,也认为现代性的标志就是流动性。 而现代性的流动性、过渡性、短暂性和偶然性等特征正是在空间重构和再造中得到深刻而具体的体现的。 建筑无疑是坚固的,对于生活于其间的人来说或许甚至是是永恒的,因为一般来说,砖瓦石头比人的生命更为长久。 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建筑物逃脱不了被摧毁、再造,再摧毁、再重建的命运。

  5. 2024年5月22日 · 论20世纪70年代台湾诗歌的“本土”意识. 台湾50-60年代的现代诗运动,在进入70年代前后,随着《中国现代诗论选》、《中国现代文学大系·诗》、《ModernChinesePoetry》(《中国现代诗选》)等选本的出版(①《中国现代诗论选》,洛夫、张默、痖弦主编,高雄 ...

  6. 2024年5月24日 · 开卷八分钟:李娟《阿勒泰的角落》. 2010年09月16日 18:57 凤凰卫视 【 】 【 】 共有评论 0 条. 请先确认是否安装了 最新Flash 播放器.

  7. 4 天前 · “鼎食”是早期的“分餐制” 姜汁古代便为健康佐料. 全洪说,古人在餐饮卫生方面的讲究很多时候比今人也不遑多让。 例如,一般人认为,中国传统的餐饮方式是“合食制”,但其实“鼎食”就可看做一种早期的“分餐制”。 大炊具中的食物被分装到每位食客面前的小型餐具中,各人食用各人的一套食物,避免了“津液交流”的尴尬,也很卫生。 事实上,在中国古代的不少绘画作品上都可以看到当时人们吃饭的情景:将芦席铺在屋内,在席子上跪着吃饭,主食菜肴都摆放在席前或席上的案上。 一人一案,各吃各的。 专家指出,其实“合食制”的传统在中国并不古老,仅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唐代之前采用的都是分餐制。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