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2日 · 2024-05-22. 分享本文. 歐洲理事會於當地時間星期二,正式批准了全球首部 AI 監管法規《人工智慧法案》,為將來的 AI 技術發展制定了全面性的規則,同時 AI 系統未來也會被分為 4 類,讓歐盟可以針對 AI 所造成的不同風險,採取相應的監管策略。 根據報導,《人工智慧法案》將在歐盟官方公報上公佈 20 天後正式生效,而法案內容將會分階段適用。 具體來說,法案中規定「禁止」的項目,將於生效 6 個月後適用;對於通用型人工智慧(GPAI)的相關義務和規則,則是生效 12 個月後適用;而法案生效的 24 個月後將完全執行立法條文,但部分高風險 AI 系統的規則會延長至 36 個月後才生效。

  2. 4 天前 · 2024-05-27. 分享本文. 世界領先開放原始碼軟體解決方案供應商 Red Hat 近日宣布與高通技術公司的技術合作,發表在 Red Hat 車載作業系統(In-Vehicle Operating System) 上運行的預先整合平台,以進行軟體定義汽車(software-defined vehicles,SDV)的虛擬測試及部署。 透過此合作,雙方將展現汽車產業如何藉由基於微服務之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應用程式,進行完整端到端開發與部署,加速軟體定義汽車的發展。 該平台係由高通技術公司的 Snapdragon Ride™ Flex 系統單晶片(SoC)與 Red Hat 車載作業系統所推動,旨在賦能汽車製造商於雲端開發功能,並將容器原生的工作負載與應用程式推送到測試環境或汽車。

  3. 2024年5月23日 · 有關『生成式 AI、資安、供應鏈、ESG、Web3、人才與領導的最新議題文章都在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會使用 Cookies 及其他相關技術優化用戶體驗,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上述聲明 了解隱私權政策

  4. 2024年5月14日 · 總統蔡英文今年是第 6 年參加大會,她致詞表示,過去幾年政府積極推動「資安即國安」戰略,提升臺灣的資安能量,除了成立數位發展部,也推動六大核心戰略產業,讓臺灣跟上全球數位轉型浪潮,在全球供應鏈保有關鍵地位。 此外,透過《產業創新條例》修法,將資安產品、服務等投資納入租稅優惠,鼓勵企業提升資安投資、開發相關防護技術;國發基金也編列 30 億元打造臺灣資安產業創業基地。 蔡英文表示,在這些政策帶動之下, 2023 年臺灣資安產值已經超過 744 億元, 2025 年將穩健邁向產值 800 億元的目標。 掌握 AI 趨勢 & 活動資訊一點都不難! 訂閱電子報,每週四一起《AI TOgether》 立即訂閲. 從 1,500 人成長到 2 萬人參加! 今年資安大會有哪些看點?

  5. 4 天前 · 惠特克對五大社交媒體平台的權力集中感到擔憂(TikTok,Facebook,Instagram,Twitter/X 以及 YouTube),特別是在即將到來的美國和歐洲大選之際。 她批評歐盟過度依賴美國科技巨頭,並認為鬆綁法規不會幫助歐洲競爭或促進社會福祉。 她指出,媒體對 AI 生成的深偽技術有執念,忽視了社交媒體平台如何只關注誇張互動而非事實。 訪談中,她討論了監控廣告、英國的「在線安全法案」及歐盟的「兒童性虐待材料(EU-CSAM)」提案,並認為這些措施非常危險。 她強調,強大的機構利用 AI 為他們有害的行為辯護,並呼籲提高 AI 技術標準。 惠特克主張負責任地發展 AI,質疑發展的必要性,確保遵守法律、保全文件記錄和透明度。

  6. 2 天前 · Annie Chen 2024-05-30. 看更多最新文章. AI 政府轉型賽,全球起跑! 本期 TO Highlight 聚焦 AI 治理主題,在 AI 已為產業帶來翻天覆地影響的時間點,加緊討論「我們需要的 AI 政府」。 期待政府轉型、發展 AI 時代下全新的政策指引,為產業打造創新空間與護欄。 閱讀專題. 如何客製化台灣 AI 發展道路? 先剖析美國、韓國、新加坡獨特 AI 戰略. 政府 AI 轉型的頭等大事:發展主權 AI——6 大戰略鞏固 AI 國力. 歐盟頒布全球首部 AI 法案,他們想怎麼監管在境內做生意的企業? 特別企劃. 正在找工作? 這 4 個面試技巧能讓你避開雷缺! 領導管理. 商業故事. 【小心這工作有毒! 】5 個面試就能看出的小細節,讓你避免踩到雷缺. 蘇郁晴

  7. 2024年5月17日 · 2024-05-17. 分享本文. TO 推薦熱門書摘:《 你值得被理解 》 下班後的聚會明明不感興趣,卻總覺得還是得硬著頭皮去嗎? 其實,這不是社交,而是在蹉跎光陰經營「無意義的人際關係」。 不如與自己高品質的獨處,精進自己的實力,才能在未來讓「人際關係」成為有用的利器。 文/心理諮詢師 小姿. 人都是怕寂寞的動物,都有社交需求。 小志在一家公司當企畫,他最近對社交這件事感到特別迷惘。 公司裡的同事無論男女,愛八卦、愛湊熱鬧的人不少。 小志其實是一個個性偏內斂的人,但還算是個職場新人的他,總是擔心別人說他不合群、沒有團隊觀念,從而影響日後的升職加薪,所以,每次同事們聚在一起閒聊的時候,哪怕他沒興趣參與,也會強迫自己加入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