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廣州龍捲風 相關

    廣告
  2. 鎖定今日至抵價,無需即時付款,更可免費取消訂單,靈活度最高! 預訂廣州從化都喜泰麗溫泉度假酒店,Agoda價格保證!

    • 香港

      超值酒店,神秘優惠

      先訂後付,節省更多!

    • 折扣優惠

      計劃緊下次旅程?

      我們為你提供最抵優惠!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5日 · 諸羅樹蛙( Rhacophorus arvalis )是台灣特有物種,分布於雲林、嘉義以及台南的麻豆和永康地區,依戀棲地的程度高,棲地的維繫是保育關鍵。 然而都市化、土地利用型態改變等因素,影響其生存環境及族群發展。 不僅名列台灣珍貴稀有的保育類動物,在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受脅物種紅皮書中被列為瀕危(Endangered,EN)等級物種。 地理位置較孤立的台南永康和麻豆族群,長期缺乏諸羅樹蛙遺傳資訊。 2007年發現台南永康地區的三崁店族群後,也陸續於台南麻豆地區記錄到諸羅樹蛙族群,只是族群分布較為分散,雖然在果園及總爺糖廠等地仍能找到少量族群,但都面臨棲地開發的威脅。 為此,生多所利用簡化基因組定序分析方法進行相關研究。

  2. 4 天前 · 2024-05-29 18:06. 綠島珊瑚大白化後回復平穩 陸域發現稀有植物「牛栓藤」 在國科會資助下,中研院在綠島設立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並邀請陸域及水域不同範疇的研究專家,於昨(28)日分享研究結果。 研究調查發現,綠島陸域保有許多瀕危與極為稀有的植物,更有從未在本島出現、只在蘭嶼被記錄過的「牛栓藤」;水下聲景調查則透過... 閱讀全文. 2024-05-29 10:35. 時尚也能兼顧永續 日本服裝品牌獲B型企業認證. 全球每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中,時尚產業首當其衝為碳排大戶,各大品牌雖紛紛承諾要降低環境影響,但法規及問責機制才是加速改變的關鍵。 其中第三方永續標準B型企業吸引了2家日本時尚品牌,證明時尚產業也可向ESG華麗轉身! 永續品牌是使命! ... 閱讀全文.

  3. 2024年5月21日 · 由國民黨立委傅崐萁領銜提出花東交通建設的特別條例草案(簡稱花東三法),包含「國道六號東延花蓮建設特別條例草案」(簡稱國六東延)、「環島高速鐵路建設特別條例草案」(簡稱環島高鐵)及「花東快速公路建設特別條例草案」(簡稱花東快),三法合計逾2.5兆元,加上審查過程引發爭議,引起社會關注。 《環境資訊中心》本文整理花東三法今年3月提出至今,相關立法過程及爭議。 21日,因國會改革法案,各黨再爆衝突。 攝影:李蘇竣. 花東三法耗費上兆 委員會最快不到2分鐘就審過. 3月初,國民黨立委傅崐萁等人提出花東三法,一讀之後,至3月底、4月中旬個別進入委員會審查。 「環島高鐵」交付經濟、交通委員會聯合審查;「國六東延」、「花東快」個別交付交通委員會審查。 三法在委員會快速通過,皆送交黨團協商。

  4. 2024年5月15日 · Climeworks直接空氣捕捉工廠Mammoth五月啟用。 圖片來源:Climeworks. DAC優勢:易驗證計算減碳效益. 藉由這兩家工廠的成功經驗,Climeworks持續興建計畫,目標是2030年總產能達百萬噸。 公司共同創辦人兼共同執行長傑巴德(Christoph Gebald)告訴《 彭博 》,猛瑪廠的成本僅比歐卡略低,捕捉一噸二氧化碳的成本約1000美元(約新台幣3.2萬元)。 他希望2040年能降至每噸200~300美元、2050年每噸100美元。 能源諮詢公司伍德瑪肯西(Wood Mackenzie) 指出 ,雖然造林可以減碳,但其減碳效益跟驗證爭議性高。 直接空氣捕捉具有長久性、可測量性和外加性三項優勢,當務之急是降低成本。 不過,這項技術十分耗能,降低成本仍有難度。

  5. 2024年5月9日 · 如控制碳排不力 台灣夏天將長達7個月、極端暴雨成常態 去(2023)年《氣候變遷因應法》修法新增調適專章,明文要求以中央科技主管機關與科研機關共同提出科學研究報告,作為調適行動的基礎。環境部與國科會昨(8)日發布第一份報告《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 2024:現象、衝擊與調適》。

  6. 2024年5月20日 · 2024年05月20日.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分享到Twitter.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報導. 國民黨近日在立法院以建設花東之名,推「環島高速鐵路建設特別條例草案」等三項法案,其中「國道六號東延花蓮建設特別條例草案」(簡稱國六東延)已審查完畢;「環島高速鐵路建設特別條例草案」(簡稱環島高鐵)及「花東快速公路建設特別條例草案」(簡稱花東快)推估預算達兩兆,21日可能表決成真。 然而花人民兩兆元開發花東,是否和當地民眾權益是等號關係? 花東的環境條件又能否負荷這些擾動? 成了正反兩方的攻防焦點。 不但環保團體批評「開發至上」、圖利特定民代,當地青年也指出花蓮價值不是和都市比拚,發展鄉村特色不該以城市的角度思考。 花蓮玉里德武部落空拍。 此為資料照。

  7. 2024年5月17日 ·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袁慧妍報導. 編按:28歲的林柏賢在新北長大。 某次環島途經家鄉雲林,興起返鄉務農的念頭,去(2023)年9月毅然裸辭,回鄉種西瓜,經營社群媒體推廣種田,短短數月,IG便已累積6萬粉絲,成為農業勞動力老化中,逆流而上的青年網紅。 ※本文為記者採訪,並以第一人稱視角寫成,讓讀者能更貼近受訪者經歷。 青農林柏賢笑說,有城市長大的小孩,以為西瓜是在大賣場成長的。 圖片來源︰林柏賢提供. 從白紙開始 務農方式跟老一輩不同. 從小我在新莊長大,之前做道路工程,每月領固定薪水,日復一日。 我想看看世界、體驗人生,就想務農。 曾想過到澳洲果園工作,但兩三年後回台灣也是從零開始,倒不如現在回老家租地。 雲林這邊適合種西瓜、蘿蔔、高麗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