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11日 · 香港恒生大學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鄧鍵一從社會運動前後進行的研究發現,對年輕的Z世代(24歲或以下)來說,「遇到政治動盪就要走,在上一輩人眼中比較理所當然,但在他們身上不是」,在前面幾個世代腦海中如「常識」一般存在的想法,已經斷了纜。 30歲以下港青想移民與政治關係不大. 社科系亞洲研究課程上周舉辦研討會,3個講題3種角度,透過研究與觀察看移民人心,究竟是不是我們聽慣聽熟那回事?

  2. 2022年1月30日 · 【明報專訊】長沙灣汝州西街永康工廠大廈是市建局首幢局部改造工廈。 該局於2013年向業主發出收購建議,準備重建,但4年間只收得約67%業權。 業主立案法團更在2016年翻新外牆和更換升降機,顯然無意易手。 該局董事會於2018年通過終止重建計劃,及後決定局部重修這幢於1962年落成、樓宇狀况屬「失修」類別的工廈,耗費約1.5億,其單位主要用作樓宇復修部的辦公室。 這在外界看來是騎虎難下之計,市建局則視之為範例,冀供面對工廈業權分散難題的法團及發展商等參考。 公用空間改造較少見. 香港測量師學會建築測量組主席張文滔指局部改造其實一直存在,對行內人來說不算新穎,早有不少工廈將部分樓層改為數據中心,與這次的模式相近,「但這次有些不同的地方,就是連公共位置都有改建工程」。

  3. 2021年8月22日 · 港鐵全名「香港鐵路公司」,多年來借鐵路建設為名,從政府手中取得土地供應權和規劃權,參與地產遊戲,化身實質意義的地產商,藉政府給他們的社會資源在地產物業管理方面賺大錢,卻沒有把賺到的錢讓利予搭車的普羅市民,盈利不絕而車費只升不減,惹起公憤。 港鐵由服務市民的鐵路公司變成忘記初衷的牟利地產商的過程,有很精彩的短片講解(註2),看後為政府行政權流失和被利用感到十分不安,引發把所知的事記下。 港鐵前身是1975年成立、香港政府全資擁有的地下鐵路公司,負責營運集體運輸系統(即口語裏的「地下鐵」),2007年吞併九廣鐵路後改名港鐵,範圍擴至東鐵、西鐵等,壟斷了全港的鐵路運輸。

  4. 2024年3月31日 · 美孚新邨是香港首個大型私人屋苑,於1960、70年代分階段建成,以成為全球最大屋苑為目標。 美孚新邨所在地本來是美國巨企美孚石油(Mobil)的石油貯存庫,因阻礙葵涌高速公路興建,政府提出換地方案作補償,不單撥出青衣土地供貯存庫搬遷,還允許美孚石油重新發展原址餘下的36英畝土地。 當時代表公司與港英政府磋商的,是美孚石油執行董事宋啟鄖。 其背景符合韓墨松的「跨商定義」:生於漢口,曾在美國聖母大學和芝加哥大學留學,曾加入美軍並取得美國國籍,並在1953年移居香港。 當年美孚新邨這投資計劃在香港史無前例,更讓人驚訝的是,這是美孚石油在全球踏足地產發展的首個嘗試。

  5. 2021年10月10日 · 【明報專訊】上周出爐的《施政報告》提出構建「北部都會區」,其中一個加快土地供應的手段為釋放祖堂地,並在一年內完成檢討及制訂具體修訂建議。 這項政策有「拆人祠堂起樓」之虞,卻在公布前已獲鄉紳支持,並提出放寬門檻至七八成人同意,即可出售祖堂地;公布後鄉紳代表侯志強也欣然表示「祠堂可以拆」。 外界反應則與鄉紳截然不同,有人認為政策傾向發展商,也質疑官方沒有具體數字,何以確知發展潛力。 而鬆綁之後,鄉紳是否只求賣地分錢? 何謂 「祖堂地」? 定義. 「祖」地一般以成立者之名命名,例如鄧輯伍祖、李富祖,傳給直系男性子孫,成立者的兄弟或親屬無權染指;「堂」地一般是留給宗族或家族的土地,可建祠堂、廟宇及祖墓等。 祖堂地以往最常用作農地,收入用以祭祀及照顧該族村民,故歷來均不能輕易賣出、分割或侵佔。

  6. 2024年3月21日 · 房屋局常任秘書長兼房屋署長羅淑,近日接受恒生大學傳播學院《恒傳感言》訪問,身為陳卓賢(Ian)粉絲Hellosss的羅淑佩,在訪問中分享追星感受:「我其實唔明點解𠵱家唔話畀人聽鍾意邊個明星?. 我媽媽嗰輩,如果鍾意陳寶珠﹑蕭芳芳﹑任劍輝 ...

  7. 2024年4月28日 · 新鴻基地產的共同創辦人馮景禧在六七暴動後低價賣出資產,舉家移民加拿大,又在1970年代回流,要用高價重建事業,其後發展不如拍檔郭得勝和李兆基;而何東家族中,扎根香港的何鴻燊和何佐芝,前者變成賭王,後者創辦商業電台,發展又比1989年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