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簡稱流感flu)比傷風嚴重,通常症狀來得較急,包括喉嚨痛、發燒、頭痛、肌肉痠痛、鼻塞和咳嗽,症狀多數在三至五天慢慢消退,但不適的感覺可能持續一、兩個星期。 導致流感的病毒可分為甲型 (type A)、乙型 (type B)和丙型 (type C),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是導致大型流感疫症的主要病因,丙型流感病毒通常只會帶來輕微的症狀,現時預防流感的疫苗都是針對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 甲型流感病毒可因它們的化學結構而細分為多種品種,乙型流感病毒則沒有再細分,每年的季節性流感疫症都是由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 甲型流感病毒可存活在其他動物,包括雞、鴨、雀鳥、豬、馬、鯨魚、海豹等,乙型流感病毒則只在人類中傳播。 下列的表格將傷風和感冒的症狀分別出來﹕.

  2. 2024年5月21日 · 明醫網 > 麥煒和醫生. 醫生用於斷症或作出決定的思考模式,大致可分為以演繹推理(Deductive reasoning)為基礎的鑑別診斷法(Differential diagnosis,dDx)和以慣性識別(Pattern recognition)為基礎的捷思法(Heuristics)。 電視劇《醫神》經常引用的便是前者,主角們首先會收集患者的詳細病歷,繼而推算出一切的可能性(即是dDx),再根據病情的吻合程度、病症的或然率、診查結果等等將其逐一排除,直至收窄到正確的答案。 傳統上,醫學院教授的便是鑑別診斷法(所以醫學生開口埋口也是「排除」這個、「排除」那個),不過,到了臨牀實戰,大部分醫生卻會轉而採用捷思法。

  3. 2024年5月21日 · 明醫網 > 傅卓明物理治療師. 肩膊岡上肌斷裂屬於旋轉袖肌群斷裂 (Rotator Cuff Tear) 中常見的一種斷裂。 旋轉袖肌群其實包括四條肌腱:肩胛骨上方的岡上肌、後方的岡下肌 (Infraspinatus)、下方的小圓肌 (Teres Minor) 及前方的肩胛下肌 (Subscapularis)。 研究發現每四個五十歲以上人士之中便會有一人的肩膊岡上肌斷裂,所以是中老年非常普遍的肩疾。 但研究亦同時發現岡上肌斷裂患者只有三分一人會出現症狀。 所以普遍觀點認為岡上肌斷裂是人類自然退化的一部分,如無症狀者其實不用治療。 造成岡上肌斷裂的成因主要有兩種:一為意外受傷 (例如跌傷)、另一種為重覆性勞損 (多為長時間重覆將手臂舉高過肩的動作)。 通常岡上肌斷裂的症狀包括: 1.

  4. 2024年5月10日 · [2018-02-12] 明醫網 > 黃潤波博士. 消滯降脂茶. 材料:陳皮一片、山楂三錢. 製法:用水兩碗將上兩藥煎至八分. 功效:消滯降脂. 中醫常言:「怪病多痰,百病多因痰作怪。 」提示痰是人體致病原因之一。 痰從何來? 一言蔽之,從濕而來,氣行濕散,所以古人又說:「治痰不治氣,非其治也。 」由濕形成的痰,必須用理氣藥去解決。 但痰分兩類,一類由傷風感冒傷肺所致,要用解表治法去處理。 另外一類由脾虛所引發,當用理氣及化痰的方法去處理。 痰涎處理不善,積聚在人體內,久而久之,便成硬塊,輕則成為奇難雜症病的元兇,重則成為癌症的致病因素,無毒不成癌,痰去到極點,成為痰毒,治癌就要除痰,所以絕不能小覷痰的危害性。

  5. 2024年5月21日 · 要預防新冠肺炎,調節跟平衡自身免疫力就相當重要。 周宗翰進一步指出,當身體出現容易疲勞、睡眠品質差、消化不良、精神萎靡都是免疫力下降的警訊,女性經前容易頭痛、嘴破或感冒疲勞,就代表免疫力是處於不佳的狀態。 周宗翰說,中醫講求平衡免疫力來預防疾病,因為免疫力並非是愈強愈好,「平衡」才是關鍵,中醫通常會用調和脾胃的用藥來調節身體後天免疫系統,但這不一定是一般人所認為的補品藥酒,中醫調節免疫系統針對不同的體質、適度的調整,所以不建議一般民眾自行服用補。 周宗翰提醒,當正處於外感時,過度活化免疫也可能導致免疫系統錯亂使症狀更加嚴重,如流行性感冒引起肺炎或心肺衰竭,支氣管炎引起肺炎或繼發腦膜炎,都有可能發生在自體免疫失調的狀況。

  6. 2024年5月21日 ·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症狀包括:頭暈眼花;感覺得自己在旋轉、或週圍的環境在旋轉;失去平衡的感覺;噁心;嘔吐等。 症狀會反覆發作通常只維持少於一分鐘消失了但又會復發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症狀的誘因因人而異但絕大部份都是因頭部姿勢的轉變引起的。 人的耳內有一個稱作「前庭迷路」 (vestibular labyrinth)的微細器官,由三個環形的半規管 (包括前半規管、後半規管和外半規管 semicircular canals)組成。 半規管內有液體及微細、毛狀的傳感器 (sensor),能檢測頭部的旋轉。

  7. 2024年5月21日 · [2015-05-18] 明醫網 > 郭詠觀醫生. 中國人稱發怒為「發脾氣」,原來西方人也有相同的錯誤見解,稱發怒為「venting the spleen」。 其實脾臟 (spleen)與情緒沒有直接的關係,我有病人在接受了脾臟割除手術後仍會發脾氣,此外,脾臟也不屬於消化系統。 脾臟位於腹部的左上方,在橫隔膜 (diaphragm,將胸腔及腹腔分隔開)之下和胃的後面,質地柔軟、呈紫色、形狀如棒球 (baseball)捕球手的手套 (catcher’s mitt),大小和重量卻因人而異。 在健康的成年人,平均是五吋長、三吋闊和一吋半厚、及重六盎士。 脾臟是人體的前線工作者、是身體一個相當繁忙的器官,脾臟的主要功能是過濾血液,將老弱、異常及受損害的血細胞 (包括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清除。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