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6 天前 · 2024-05-29. 分享本文. 科技巨頭 Meta 宣布,自 2024 年 6 月 26 日起,Facebook 上所有使用者的貼文和照片,將會被拿來當成 AI 的訓練素材,以幫助 Meta 改善人工智慧創意工具和其他 AI 相關服務。 Meta 指出自 6 月 26 日起,官方將開始實行全新的 Facebook 隱私權政策,而任何不提出異議的人,都將被視為自動同意 Meta 利用其個人資料。 換句話說,未來 Meta 將有權使用多達上億名 Facebook 使用者的貼文和照片,用來餵養和訓練旗下的人工智慧模型,並且教導生成式 AI 產出更加精緻的文字和圖像。 Meta 表示使用者的以下內容將受到影響,包含: Facebook 上所有的公開貼文. 使用者公開發表的照片和圖說.

  2. 2024年5月14日 · 國家戰略技術特別委員會決定 AI 是未來南韓的國家戰略核心,政府著眼於透過技術的合作與整合以備國際競爭。 他們著重於確保「AI 核心技術與產業應用基礎」,預計發展 AI 基礎設施的「高效學習和進步」、「先進的建模和決策」、「產業利用與創新 AI」、「安全與信任 AI」等四項關鍵任務。 針對訓練 AI 所需的雲端資料基礎建設, 南韓政府也有意識地與韓國大型科技、電信公司合作 開發基於資料的分散式/平行學習和雲端優化技術,將 AI 學習所需的資料、運算和電力負擔減少50% 以上。 甚至, 也因應歐盟 AI 法案的監管規範,特別探討如何從國家的角度協助企業應對未來的跨國合規與預防技術封鎖,強化國際競爭力。 新加坡專注發展商業與人才生態圈,打造 AI 智慧國家.

  3. 2024年5月13日 · 台灣出生的知名企業家開復,近期於中國帶領 AI 新創公司 01.AI,即北京零一萬物科技打造出類似 ChatGPT 的人工智慧助手「萬知」,而位於北京的 01.AI 在短短 8 個月內,其市值已經成長到超過 10 億美元,顯然成為了全新崛起的獨角獸。

  4. 2024年5月27日 · AI 人工智慧 數位技能. 「現在,我們都在關注 AI 有多弱」Generative AI 年會 3 大重點整理! 揭台灣 AI 應用最新趨勢. 廖紹伶. 2024-05-27. 分享本文. 「過去幾年我們都在關注 AI 有多強,現在,我們都在關注 AI 有多弱。 」Google 台灣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在 5/25 舉辦的 2024 Generative AI 年會 上開講,分享他觀察的生成式 AI 最新趨勢,以及台灣機會。 年會也集結了不同產業、不同組織暢談第一線導入生成式 AI 的成功與辛酸血淚史,內容可說是集百工 AI 應用之大全。 本文萃取年會 3 大重點,帶你看台灣的生成式 AI 最新應用趨勢,和未來潛力領域! AI 大趨勢──簡立峰:邊緣 AI、機器人是台灣的新機會.

  5. 2024年5月23日 · 為了確保 AI 技術能夠健康、永不間斷地發展,科研界早已開始采取積極的對策來應對這些挑戰,這也將是 AI 領域中所有研究者和開發者必須一起解決的共同任務。 【推薦閱讀】 歐盟通過全球首部人工智慧監管法案,前 NCC 主委詹婷怡:有規範才有 AI 產業發展. AI 重新定義企業流程! SAP:2024 年 AI 應用場景將新增超過 100 個. 【AI 研究員異想天開】把類 GoPro 綁嬰兒頭上! 為何要 AI 牙牙學語不跟科技巨頭作法走? *本文開放夥伴轉載,參考資料: 《SCI AM》 、 《The Atlantic》 、 《The Conversation》 、 OpenAI ,首圖來源: OpenAI 。 (責任編輯:廖紹伶)

  6. 2024年5月28日 · 2024-05-28. 分享本文. 根據最新研究,GPT-4 正在顛覆金融分析產業,大幅提升分析師的工作效率和品質。 研究顯示,使用 GPT-4 的金融分析師在處理日常工作時,完成任務的數量增加了 12.2%,速度提升了 25%,結果的品質提升了 40%。 這些提升主要來自於 GPT-4 在數據分析、文本生成和語言理解等方面的強大能力。 GPT-4 在金融分析中的應用潛力巨大,能夠減少人工操作錯誤,提高決策的準確性和效率。 然而,研究也提醒,過度依賴 AI 可能導致人類判斷能力的下降,因此企業在部署 AI 技術時需要謹慎為之。 GPT-4 不僅能幫助能力有待加強的分析師進步更多,還能處理創意和分析等高階任務,顯示出其在金融分析領域的廣泛應用前景。

  7. 5 天前 · 2024-05-30. 分享本文. 根據媒體報導,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宣布,將使用大數據和雲端運算等相關技術,加強打擊製造山寨產品與販售假貨的店家,履行中國境內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措施。 中國消費市場上充斥著「假貨」與「山寨品」,一直以來都是當地最惱人的問題,外界更對中國有著「盜版大本營」或「盜版生產基地」的印象,多數商家對智慧財產權的無視更是顯而易見。 然而,不只是外國人受不了,中國民眾自己也對山寨商品有著許多怨言,這使得當地監管機構,即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不得不主動出手,大力對付假貨和黑心商家。 去年 6 月,該組織會同中國公安部、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三方聯手進行強力的網路掃蕩,目標是為了規範購物平台及獨立商家,查處潛在的智慧財產權侵犯行為,並要求網路平台確實履行監管職責。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