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4日 · 本文作者是本致力於提升社會人士溝通能力的 Motivation & Communication 公司董事長,同時也是日本能力開發推進協會上級心理諮商,發現「該如何回應不講理的主管」是許多人的困擾,將在下文教你優雅的回應技巧! 作者/桐生稔、譯者/慧雯. 「面對主管不講理的要求時,該怎麼回應比較好呢? 」這是我們經常接到的諮商主題之一。 內容就像是上方所示。 也許你也曾受到別人不合理的要求,感覺不甘心極了。 所謂的不講理,就是「不符合道理」。 也就是說出不合常理的要求。 而不講理的相反是「合理」。 問題就在於,你所認為的「不講理」,在對方看來卻是「合理」。 如果要爭論究竟是「不講理」還是「合理」,雙方只會各說各話、越吵越兇,無論如何都會造成兩敗俱傷的局面。

  2. 2024年5月16日 · 難以閒聊的三種原因. 對閒聊很不擅長的情形,可以分為幾種模式。 (其實,不用勉強自己硬要跟別人閒聊也沒關係,以下內容是給「真心希望學會如何閒聊」的人閱讀的。 (1)其實跟那個人處不來. 當你覺得其實跟那個人處不來,或是覺得就算聊天也搭不太上線,這時你真正的想法,可能是「對對方沒什麼興趣,也不想扯上關係」。 當你發現在職場上的同事中,有很多自己處不來的人,說不定是因為職務本身並非是你真正想做的工作。 像是很喜歡跟人說話、也很適合做業務或接待客人的人,認為自己「不擅長細節作業」卻做著辦公室的工作,結果跟辦公室的同事們話不投機,反而跟業務人員交情較好,也是有這樣的情形。 當你在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時,就容易跟周遭的人價值觀不合。

  3. 2024年5月15日 · 瑯玡榜男主角胡歌義務配音的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有這樣一句話無論時代如何變化深度閱讀都是一件不可或缺的事它是人們認識生命真相抵達世界深處的最佳路徑。 閱讀是一件終生不可停止的事情,因為無法預先判斷,何時何地何本書會參與構建你的過程,整個經歷都像是一場奇遇。 就如一小時訓練會體現在肌肉上,同樣,一小時閱讀一定會體現在大腦裡。 如果沒有體現出來,那麼可能是你誤會我說的「一小時」的意思,它是指「每天一小時」。 鍛鍊身體、閱讀,任何時候都不會錯,不會晚,不嫌多。

  4. 5 天前 · 我不知為什麼,在筆記本上寫下了這段話。 我想是因為 「正確的選擇,對每個人來說都不一樣」 這點和她教我們的內容有共通性,雖然也有點像在閒聊或說笑! 儘管如此,課堂尾聲她說的這段話,卻成為我學會「關鍵人脈」的重要訊息。 鍛鍊以「喜好」做決策的能力. 日本一橋大學國際企業策略研究所教授楠木建,他在暢銷書《策略就像一本故事書》中提到:「驅動經營者的動機取決於『喜好』」。 對於公司經營的判斷,或是在新事業的策略,我們總是尋找成功的「答案」。 但令人意外的,也許成功的祕訣就是經營者的「喜好」。 楠木建在《溫拿都喜歡這樣做生意》一書中也提到柳井正。 聽說,柳井正曾向楠木建傳達:「我就是喜歡大生意。 起初閱讀楠木建此段文字時,我覺得非常幼稚。

  5. 2024年5月13日 · 2024-05-13. 分享本文. TO 推薦熱門書摘:《圖解 正向語言的力量》 腦科學與心理學的研究證實:「你平時所說的話,正在塑造你的人生。 」日本斜槓創業家永松茂久長期關注「潛意識」的科學研究結果,從中開發出獨特的人才培訓法,讓他自己翻身成多家企業的創辦人,至今已有 38 萬人聽過他的演講。 來看看他如何根據親身實證經驗,善用潛意識,達到理想目標。 文/斜槓創業家 永松茂久. 心理學上有 「自我應驗預言」 這個名詞。 「自我應驗預言」這種現象,指即使是毫無根據的一句話(謠言或成見),只要說話者相信它並採取行動,到頭來這番說過的話就會成真。 我想很多人應該都有這樣的經驗:當你信任的人說了一句「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你便感到心情愉快,最後創造出超乎想像的佳績。

  6. 2024年5月22日 · 《冠軍思維》 告訴你,想要一步步達到理想生活,必須找出最重要的「優先目標」,跟著以下內容一起練習實踐吧。 文/馬克米奈爾維尼. 我們通常都想達成多個目標。 譬如說,你的目標可能包括:生意經營興隆、保持健康、維持身材、與家人共處、四十五歲之前退休、撰寫一本很久以來一直想出版的書。 當然,這些目標可能彼此重疊;例如生意興隆,就有機會提前退休;而退休之後,也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 可是,你不可能同時兼顧所有的目標,而且每個都進行得很理想;你必須先完成某個重大目標。 它是什麼呢? 對於你最重要者,就是你的優先目標,但你可能在許多項目上必須進行妥協。 你不可能同時擁有多個優先目標。 主要目標只能有一個,其他一切都圍繞著這個目標之上。 為了尊重主要優先目標,就必須有所犧牲。

  7. 2024年5月22日 · 2024-05-22. 分享本文. 資安廠商趨勢科技近日公布一項研究指出,台灣受訪企業有高達 96% 的網路資安領導人,在董事會或管理層的壓力影響之下,從來不敢直接點出企業所面臨的資安風險,造成老闆與主管之間出現嚴重的信任危機,甚至進一步對企業的資訊安全造成威脅。 趨勢科技技術總監 Bharat Mistry 表示,全球有超過半數的資安領導人指出,資安是企業最大的商業風險,但卻無法用董事會成員能夠理解的語言來溝通,結果就是資安主管、資安長的建議遭到忽略、貶低,甚至被上層視為嘮叨。 Bharat Mistry 指出,除非資安領導人有辦法與高階管理層更有效溝通,否則企業的資安韌性將受到影響。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