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 天前 · Lyndon Baines Johnson (/ ˈ l ɪ n d ə n ˈ b eɪ n z /; August 27, 1908 – January 22, 1973), often referred to by his initials LBJ, was an American politician who served as the 36th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from 1963 to 1969. He became president after the assassination of John F. Kennedy, under whom he had served as the 37th vice president from 1961 to 1963.

  2. 2024年5月10日 · 第37任美國總統林登詹森因為越戰而失去民心左為1967年五角大廈門口的反戰示威者圖片取自維基百科到了一九六六年越南已進入僵持狀態鷹派想要發動一場總攻擊而反對者則要求立即停戰。 美國聯邦準備系統理事會 (Federal Reserve Board)主席和數百位商人一同在華爾街日報上刊登一封給 詹森 的反戰信。 一名波士頓學院 (Boston College)的學生在麥納瑪拉住家窗外自焚。 馬丁.路德.金恩博士出面反對戰爭,與子女教養領域的最高典範班傑明.斯波克醫師 (Dr. Benjamin Spock)一同挺身而出,事實上後者曾在一九六四年為詹森拍了一支選舉廣告。 於是牧師、家庭主婦和此生從未抗議過任何政策的民眾也一起站了出來。

  3. 2024年5月25日 · 我們坐在內閣室聽林登詹森Lyndon Johnson總統高談闊論談他對越南的承諾長達四十分鐘。 幾周以後,他宣布不競選連任,讓美國民眾大吃一驚。 在那天上午的內閣室會面中,我們眼前的詹森幾乎與漫畫中的他沒有兩樣。 他不斷用鉛筆在擺在面前的記事本上畫著邊指手畫腳地說道,「你們之中有人喜歡金髮美女有人喜歡紅髮美女還有人可能根本不喜歡女人我現在就要告訴你們我喜歡的是哪一型

  4. 6 天前 · 當代政治史上最大的政治自殺恐怕是民主黨籍的美國總統林登詹森Lyndon B. Johnson在1964年7月通過的打破黑白種族隔離的「 民權法案 」。 在美國南北戰爭之後,南方各州向來是民主黨的天下,因為當初帶領北方反對蓄奴的林肯總統就是共和黨人。 南方對民主黨的支持幾乎是無條件的。 從1877年到1948年,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幾乎沒有在南方的任何一個州落敗。 遲至1962年,當被問及哪個黨會「就工作中的公平待遇幫助黑人」時,回答是民主黨和共和黨的美國人分別為21.3%和22.7%。 在「民權法案」通過後的1964年底,兩黨形象大翻盤,66%的選民認為民主黨會幫助黑人找到工作,而認為共和黨會這樣做的只有7%。

  5. 6 天前 · 當林登詹森 (Lyndon B. Johnso)總統簽署該法案時指出,為期三天的周末更便於美國人出行,也更有利於工業生產和商業活動,因為周中不會停工。 高點大學(High Point University,或譯海波因特大學)歷史系臨時主席兼助理教授喬伊‧芬克(Joey Fink)博士告訴《時代》雜誌說,「在戰後的歲月里,美國人的說法是,通過商業和工業生產與活動來尊重我們的傳統、我們的理想和我們的人民。 發源地爭議. 1966年,詹森總統將紐約州滑鐵盧市命名為陣亡將士紀念日的誕生地。 滑鐵盧於1866年5月5日首次慶祝紀念日。 不過,其它一些城鎮也聲稱自己是該節日的發源地,包括南卡羅來納州的查爾斯頓(Charleson)、喬治亞州的哥倫布和賓夕法尼亞州的博爾斯堡(Boalsburg)。

  6. 2024年5月9日 · 林登·詹森 (Lyndon B. Johnson) 政黨職務 前任: 戴維·I·沃什 (David I. Walsh) 經民主黨提名來自麻薩諸塞州的美國參議員 (第一梯次) 1952年,1958年 繼任: 泰德·甘迺迪 (Ted Kennedy) 前任者: 阿德萊·史蒂文森 (Adlai Stevenson)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

  7. 2024年5月27日 · 依我淺見林肯遇刺身亡後繼任的安德魯詹森一心維護白人優先在國會屢屢碰壁又遭到彈劾這樣的總統比起二十歲當律師隨後當選議員三十歲當駐俄公使用三十年累積各層級公務歷練與政治人脈之後當選總統的布坎南究竟好在那兒呢? 使得布坎南臭名昭彰的大罪是,他無法調和南北衝突。 客觀看,布坎南上任兩年出現的銀行倒閉潮,早在興建鐵路造成市場擴張榮景就埋下禍因。 另方面,白人因畜養黑奴造成意識型態爭吵,「流血堪薩斯 Bleeding Kansas」最後決裂成兩個憲法,也是前任總統時期開始。 布坎南穿了好幾雙小鞋上任,他的罪,在於私心偏向南方意氣相投的政界朋友。 布坎南卸任後兩個月,內戰爆發,北方贏了,布坎南則永遠背負罵名,他深居簡出,撰文替自己辯護,依然擋不住外界指責,不出幾年,抑鬱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