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3日 · 步骤. 一、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1. 选择合适的限制性内切酶,基因组一定要切成弥散性的条带。 在酶切之前,应对基因组DNA定量。 2. 根据T-DNA的左边界序列选择合适的酶切位点EcoRI,BamHI和HindIII/PstI,并在酶切位点上游附近设计引物Z1,Z2,Z3和Z4,然后用这些内切酶分别消化基因组DNA,酶切体系如下: 37℃ 过夜,电泳检测酶切效果。 二、回收DNA. 1. 将酶切产物转到1.5 ml离心管中,用ddH 2 O洗涤干净,并稀释到250 ul; 2. 加入等体积的酚和氯仿(V:V=1:1),涡旋混匀,室温静置1 min; 3. 最大速度(13 000 rpm)离心1 min; 4. 将上清移到另一管中,加入等体积的氯仿,涡旋混匀,室温静置1 min; 5.

  2. 2024年5月14日 · 染色体步移技术(genome walking)是一种重要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使用这种技术可以有效获取与已知序列相邻的未知序列。. 染色体步移技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应用:. ①根据已知的基因或分子标记连续步移,获取人、动物和植物的重要调控基因 ...

  3. 6 天前 · 通过染色体步移法 [12] 克隆CmTPS1like 启动子序列。 依据1.2节克隆的 CmTPS1like 序列, 使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从起始密码子下游300 bp内设计3条特异性巢式PCR反向引物( 表 2 )。以提取的DNA为模板, 用兼并引物与巢式引物进行3轮PCR扩增。

  4. 2024年5月22日 · 定點描寫法 「但其他在樹上的,仍然搖動,掙扎,自有它們的生命」這一句表達了甚麼感情? 作者寫仍在樹上的枝葉不斷搖動, 像在掙扎求存,藉此讚美 樹木面對逆境時表現出頑強的生命力。

  5. 2024年5月20日 · 根据其原理,已有的pcr基因组步移方法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酶切-连接介导的pcr,如反向pcr、接头pcr等;第二类为随机引发pcr,如热不对称交错pcr、腕表pcr、杈状pcr等。 第一类方法 (即酶切-连接介导的pcr)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多种缺陷,如对基因组质量要求高、需要酶消化和连接处理、操作较昂贵且费时耗力等。 2、第二类方法 (即随机引发pcr)无需对基因组进行酶切、连接,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等特点。 但已有的随机引发pcr主要依据差异化扩增,对目标片段进行富集。 因此,在已有的随机引发pcr方法中,非目标背景依然无法避免。 技术实现思路.

  6. 3 天前 · [方法] 利用5'RACE技术克隆 GOBP2 的5'UTR,确定转录起始位点;利用染色体步移技术(chromosome walking)克隆 GOBP2 的5'侧翼区,并利用在线网站预测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利用PCR克隆 GOBP2 的5'侧翼区逐步缺失片段,并构建到pGL3-Basic载体上;将各重组载体分别转染Sf9细胞,48 h后收获细胞并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转录活性。 [结果] 获得斜纹夜蛾 GOBP2 长23 bp的5'UTR,由此确定 GOBP2 的转录起始位点。

  7. 6 天前 ·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传统互补格雷码 N 步相移法进行改进消除周期性毛刺相位误差,首先通过相机捕获形变条纹图像并计算出两组截断相位,然后利用两组截断相位 的相关性消除检测数据中的相位差、周期性毛刺相位误差,再对两组截断相位进行融合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