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油麻地 (英語: Yau Ma Tei ), 原名 油蔴地 ,位於 香港 九龍 半島西部,行政上屬於 油尖旺區 ,其範圍北至 登打士街 與 旺角 分界,南至 西貢街 接壤官涌,其東面為 何文田 及 京士柏 ,南面的官涌一帶因應 地鐵 興起而形成 佐敦 的地名,區內的 廣華醫院 亦是 中華民國 第12、13任總統 馬英九 的出生地。 歷史 [ 編輯] 1880年油麻地海邊. 得如茶樓. 美都餐室 的騎樓設計極具特色. 建於1913年的 果欄 ,是香港主要水果批發市場. 油麻地社區中心休憩花園設 油麻地天后廟. 早年油麻地人煙稀少,清代 嘉慶 二十四年刊行的《 新安縣志 》,並沒有關於油麻地的任何記載。 油麻地之名與 油麻地天后廟 及區內原有的海上產業有密切關係。

  2. 油麻地(英語: Yau Ma Tei ),原名油蔴地,位於香港 九龍半島西部,行政上屬於油尖旺區,其範圍北至登打士街與旺角分界,南至西貢街接壤官涌,其東面為何文田及京士柏,南面的官涌一帶因應地鐵興起而形成佐敦的地名,區內的廣華醫院亦是中华 ...

  3. 油麻地 (英語: Yau Ma Tei ), 原名 油蔴地 ,位於 香港 九龍 半島西部,行政上屬於 油尖旺區 ,其範圍北至 登打士街 與 旺角 分界,南至 西貢街 接壤官涌,其東面為 何文田 及 京士柏 ,南面的官涌一帶因應 地鐵 興起而形成 佐敦 的地名,區內的 廣華醫院 亦是 中华民国 第12、13任总统 馬英九 的出生地。 歷史 [ 编辑] 1880年油麻地海邊. 得如茶樓. 美都餐室 的騎樓設計極具特色. 建於1913年的 果欄 ,是香港主要水果批發市場. 油麻地社區中心休憩花園設 油麻地天后廟. 早年油麻地人煙稀少,清代 嘉慶 二十四年刊行的《 新安縣志 》,並沒有關於油麻地的任何記載。 油麻地之名與 油麻地天后廟 及區內原有的海上產業有密切關係。

  4. 2023年9月3日 · 油麻地 (英语: Yau Ma Tei ), 原名 油蔴地 ,位于 香港 九龙 半岛西部,行政上属于 油尖旺区 ,其范围北至 登打士街 与 旺角 分界,南至 西贡街 接壤官涌,其东面为 何文田 及 京士柏 ,南面的官涌一带因应 地铁 兴起而形成 佐敦 的地名,区内的 广华医院 亦是 中华民国 第12、13任总统 马英九 的出生地。 历史 [ 编辑] 1880年油麻地海边. 得如茶楼. 美都餐室 的骑楼设计极具特色. 建于1913年的 果栏 ,是香港主要水果批发市场. 油麻地社区中心休憩花园设 油麻地天后庙. 早年油麻地人烟稀少,清代 嘉庆 二十四年刊行的《 新安县志 》,并没有关于油麻地的任何记载。 油麻地之名与 油麻地天后庙 及区内原有的海上产业有密切关系。

  5. 油麻地警署 (英文:Yau Ma Tei Police Station,官方名稱: 油麻地分區警署 )是 香港警務處 於 西九龍總區 油尖警區的 油麻地 分區 警署 ,位於九龍油麻地 友翔道 3號。 於2016年4月至5月期間由 廣東道 及 眾坊街 交界搬遷至現時位置。 歷史 [ 編輯] 第一代油蔴地警署於1873年設立,原位於 上海街 及眾坊街交界(今 梁顯利油麻地社區中心 ),當時的上海街亦因此稱為 差館街 。 1922年,警署遷往廣東道及眾坊街交界。 1924年更改為 九龍巡理府 ,1936年停用 [1] ,戰後警署隔鄰加建新翼及宿舍,屬於 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

  6. 油麻地站英語: Yau Ma Tei Station )是一個位於香港 九龍 油尖旺區 油麻地 彌敦道與窩打老道交界屬於港鐵 觀塘綫與荃灣綫的鐵路 轉乘站於1979年12月22日啟用在觀塘綫延綫啟用前油麻地站為觀塘綫的西行終點站 [3]。

  7. 序言. 範圍. 沿革. 歷屆議員. 歷屆選舉結果. 參考資料. 油麻地北 (英語: Yau Ma Tei North ,代號 E16 )是 香港 油尖旺區議會 下轄的 選區 ,2015年設立,以單棟式私人住宅大廈為主,現任區議員為獨立民主派人士 林健文 。 範圍. 選區位於橫跨 油麻地 旺角 的 廣華醫院 一帶,現時由 豉油街 、 東鐵綫 、 窩打老道 、 彌敦道 、 碧街 、 廣東道 、 登打士街 、 通菜街 所包圍,包括 幸運大廈 、 鴻威大廈 、 金聲樓 、 翠園大樓 、 仁安大廈 等 私人住宅 大廈。 與其相連的選區有 尖東及京士柏 、 油麻地南 、 富榮 、 旺角西 、 旺角南 ,投票站設於 廣華醫院 旁的 東華三院羅裕積小學 。 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