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0日 · 墮胎權倡議者表示哥倫比亞憲法法院的此一決定並不會終結他們爭取墮胎完全合法化的腳步。 紐約市生育權利中心主席諾瑟普( Nancy Northup )發出聲明表示,「我們希望哥倫比亞的下一步將是墮胎完全合法化完全保護婦女的生殖自主權」。 法院外的民眾穿上綠衣服象徵支持墮胎權。 (湯森路透) 持續爭取墮胎完全合法化. Causa Justa聯盟提供的資料哥倫比亞從2006年的 C-355判決到 2019年中這段期間,約有350名婦女因墮胎而被定罪或受到懲罰,其中包括至少80名18歲以下的未成年少女。 Causa Justa聯盟表示,墮胎除罪化將減少秘密手術造成的死亡、節省緊繃的公衛系統資金、結束昂貴的墮胎官司訴訟,並保障女性身體自主權。

  2. 2024年5月10日 · BBC 指出限制墮胎可能對年輕女性貧困弱勢女性及非裔女性造成相對更大的衝擊因為根據美國官方數據這些群體選擇墮胎的比例較高。 美國大部分進行墮胎手術的女性,年齡都在20多歲。 2019年,約有57%墮胎通報個案年齡介於20至29歲。 美國多數州會向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 (CDC)通報墮胎數據,但也有一些州不會。 促進健康權利的「古特馬赫研究所」(Guttmacher Institute)研究人員瓊斯(Rachel Jones)指出,「一般人工流產患者都在20多歲,經濟情況較差,而且至少都已有1個孩子。 」該機構研究顯示,依據美國官方對貧困線的定義,美國墮胎婦女當中高達75%為低收入戶或貧戶。 為什麼墮胎通報數量正下降?

  3. 2 天前 · 首先是曾作為止孕吐藥物在歐洲廣為使用的沙利竇邁」(thalidomide),全球服用此藥物的婦女產下的約1萬名嬰兒出現嚴重身體異常數千名婦女因此藥物流產沙利竇邁最終退出市場。 雖然沙利竇邁在美國從未合法,但以兒童節目角色「謝里小姐」(Miss Sherri)聞名的美國演員芬克賓(Sherri Finkbine)懷孕初期在不知情下使用此藥物。 在得知服用的是沙利竇邁後,她接受媒體專訪,盼大眾了解沙利竇邁的危險性。 沒想到故事曝光後,她的醫院拒絕提供流產手術。 芬克賓最終飛到瑞典墮胎,她當時飽受輿論譴責,甚至收到死亡威脅,最終還丟了工作,但儘管如此,根據1962年蓋洛普 民調 ,多數美國人其實是支持芬克賓的決定。 德國麻疹大流行後,支持墮胎聲浪在1960年代中逐漸升高。

  4. 5 天前 · 2022年6月美國最高法院推翻了1973年羅訴韋德案中墮胎合法化的裁決各州可自行決定允許或限制婦女墮胎大批需要墮胎的美國婦女選擇去那些限制較少的州進行墮胎或乾脆越過南部邊境前往墨西哥

  5. 4 天前 · (來源:大公網) 中評社香港5月28日電據大公報報導2022年6月美國最高法院推翻了1973年羅訴韋德案中墮胎合法化的裁決各州可自行決定允許或限制婦女墮胎大批需要墮胎的美國婦女選擇去那些限制較少的州進行墮胎或乾脆越過南部邊境前往墨西哥2023年9月墨西哥最高法院裁推翻將墮胎視為刑事犯罪的聯邦法律同時允許聯邦醫療系統提供相關服務。 這意味著墮胎在墨西哥全部32個州合法化。 墨西哥“我需要墮胎網絡”組織為本國婦女提供墮胎藥。 該組織創辦人卡多納表示,過去他們幫助的主要是墨西哥女性,但近年向他們求助的美國婦女數量不斷增加,尤其是那些來自得州等對墮胎有嚴格限制州份的婦女。 卡多納說,她收到了很多美國女性的短訊,她正在把二樓書房改成一個可以讓她們住的地方。

  6. 2024年5月17日 · 墮胎向來是美國社會的爭議話題在2024這個選舉年更具有強大的催票效果因為這是美國最高法院推翻對墮胎權的保障之後首度舉行的總統大選。 由川普指派的保守派法官在最高法院佔優勢,他們在2022年做出影響深遠的判決,推翻了1973年「羅訴韋德案」 (Roe v. Wade)憲法保障墮胎權的歷史性裁決,並准許各州制定自己的規定,使美國成為第一個收回墮胎權的國家。 身體屬於自己...

  7. 2024年5月13日 · 計劃生育 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 的 人口控制 政策,屬於 基本國策 [1] 。 具體的政策在 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 的不同時期並不完全相同,現行的計劃生育政策以控制中國大陸人口數量為目的,提倡適齡婚育、優生優育,實行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生育政策 [1] [2] [3] 。 在世界範圍內, 計劃生育 運動早在19世紀以及20世紀初就開始發展,其中英國學者 托馬斯·羅伯特·馬爾薩斯 的《 人口論 》以及 馬爾薩斯聯盟 (英語:Malthusian League) 、美國學者 山額夫人 創立的 美國計劃生育聯盟 (後更名為 美國計劃生育聯合會 )較有影響力 [4] [5] [6]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