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8日 · ViuTV方面表示留意日後最新公布。 記者:林祖傑. 攝影:鍾偉茵. 姜濤翻拍韓劇《無用的謊言》,是繼《季前賽》後再與Yoyo演一對,Stanley飾演Yoyo前度。 姜濤在台上表示劇中角色是作曲家,跟自己內向性格很相似,更透露曾嘗試作曲,但覺得太難而放棄。 他表示有跟Stanley一齊煲劇,討論怎樣演出。 姜濤上戲劇班學演技. Stanley說:「我同佢講要超級靚仔先得,因為韓版男主角(黃旼炫)太靚仔。 」黃旼炫身形很fit,問姜濤開拍前可會操fit? 他說:「一直都有操,至於有沒有成果,到時咪知囉! 」Stanley爆姜濤每朝都跑步。 姜濤笑說:「假象嚟,去打吓卡就走,講笑。 」姜濤透露為了新劇特地上戲劇班,有很多感受,但很難具體分享學到什麼,「難評論自己演技有無進步,由觀眾評論吧!

  2. 2024年5月29日 · 答案有些出人意表,在新一年的劇季,香港話劇團邀請了進劇場的陳麗珠作客執導《白湖映像》,何謂「白湖」? 其實就是將潘惠森的「昆蟲系列」肢解合併,既是新劇目,又是一次別開生面的選段重演。 不過,掃興話先說在前頭,自《白湖映像》上演以來,綜觀網上一些「𠝹櫈區」留言,不乏觀眾抱怨看得不明所以,特別是有劇團擁躉直言貨不對辦,覺得「中伏」。 畢竟是香港話劇團,如果抱着之前看《大狀王》和《天下第一樓》心態的話,單是《白湖映像》開場已蜂擁亮相的10多個角色——沒有配角,全部都是主角,卻有心不交代任何角色背景,就可能叫觀眾眉頭大皺,有點吃不消。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3. 2024年5月30日 · 李家超指裁決顯示法庭確定本案發生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行,旨在破壞、摧毀或推翻《基本法》和一國兩制確立的現行香港政治制度和架構。 案中45人全被定罪顯示犯罪計劃的規模和嚴重性。 他又批評在法庭審訊期間,有境外勢力公然不斷抹黑司法機構、律政司和執法部門,甚至以恫嚇的政治手段和誤導性言論,製造壓力,公然踐踏法治,特區政府予以最強烈譴責。 鄧炳強就指,審訊中清楚看到任何想危害國家安全的人都難逃法網,而且不能掉以輕心,指外部勢力及他們在香港的代理人仍虎視眈眈。 【16:25】 初選案裁決在約3時10分散庭後,警方於下午4時許在西九龍裁判法院外見傳媒。 國安處總警司李桂華歡迎法庭的裁決結果 ,又指判辭反映法庭認同本案性質嚴重,而各被告的參與程度有所不同,裁決亦反映被告當時的行為有錯及違法。

  4. 2024年5月29日 · 毛記葵涌有份持股、藝人譚小環與丈夫蔡強榮開設的「大渣哥」食肆,今午(29日)在社交平台宣布將全線結業,惟未有透露結業原因。貼文表示,「大渣哥」屬下的九龍灣分店最後營業為6月12日;德福分店則在在7月8日最後一天營業,又稱「時光飛逝,轉眼十年!相知相遇,感恩沿途有你!縱然 ...

  5. 2024年5月21日 · 2024年5月21日星期二. 【娛樂場】《繁花》6.3無綫首播 王家衛「劇裏 我在上海看到香港」 【明報專訊】王家衛執導兼監製的首部電視劇《繁花》,去年底在內地首播,引發不少熱話,除有海量社交話題,還掀起一股「繁花熱」。 騰訊累計有效播放達15億,微博話題閱讀量約115億,抖音話題播放量191億。 上 / 下一篇新聞. MIRROR巡唱尾場送「彩蛋」唱《前傳》 姜濤淚灑舞台 邱士縉憶亡母爆喊. 成「師奶殺手」 向老婆派定心丸 譚輝智承諾自律 拒絕誘惑. 樂意被「何伯新何太」蓋風頭 李龍基盼早日結案 免未婚妻受折磨. 倪晨曦證嗜甜非生女迹象 湛琪清不戒口患妊娠糖尿. 許冠文讚《破‧地獄》殯儀題材夠地道 黃子華拍完改變人生看法更寬容. 澳門個唱星光熠熠 胡楓笑契仔張家輝唔換歌.

  6. 2024年5月30日 · 《異星戰境》講述珍妮花露柏絲飾演傑出數據分析師Atlas Shepherd,不信任人工智能(AI),但因追捕叛變機械人的任務出錯,AI似乎成為她的唯一希望。 上周在Netflix觀看次數僅次於《異星戰境》則是《柏捷頓家族:名門韻事3》,錄得2530萬觀看次數,蟬聯英語節目榜首。 《柏》劇第3季共8集,分上下兩部分推出,下月13日播出餘下4集,有望將收視進一步推高;事實上《柏》劇第1季位列亞軍,第2季佔殿軍位置,就連《夏洛特王后:柏捷頓家族前傳》亦位列第8,《柏》劇系列可說捧場者衆。 紀錄片集《外遇謊情色:交友網洩密醜聞》則排第3位,至於收視黑馬《馴鹿寶貝》,上架7周仍停留在收視榜第5位。

  7. 2024年5月17日 · 香港應努力繼續扮演東方經濟活力之都的角色。 要說好香港故事,首先要注意語言的使用和態度,對於西方官員和傳媒有關香港情况的負面評論,筆者希望特區官員避免用「抹黑」、「別有用心」等字眼去「駁斥」,而應以沉着氣的態度,採用港人的習慣用語,以各國人民為溝通對象,用事實證據和說理分析去解釋澄清,並歡迎他們來港考察。 上海等內地大城市的主要官員對外發言,從來都是歡迎外國人來華營商投資,及採取什麼方便措施等和氣生財的說話。 針鋒相對式的外交應對工作,自然有國家外交部發言人去做。 在文化藝術方面,希望特區政府能堅持自由開放、多元包容的原則,顯示香港仍重視創作自由,並扶持有本土特色的文化藝術作家和文化創意產業打入國際市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