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5月8日 · 免疫藥物化療應成為弱勢肺腺癌的一線療法. 為扭轉弱勢肺腺癌患者處境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台灣肺癌學會等 5 大醫學會在先前已參照國際經驗及臨床試驗結果共同提出建議找不到基因變異的晚期肺腺癌病人應以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藥物註1合併化療作為第一線治療的首選。 陳育民提出數字為證,假如第一線單用化療,病人的中位存活期是 10.6 個月,如使用免疫療法加化療,存活時間將翻倍提升至 22 個月。 另一方面,5 年存活率也倍增,「(開始治療)5 年後,免疫合併化療的 100 位病人中,有 20 人還在,單用化療的只有 10 人還在。 圖片來源/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

  3. 2024年5月6日 · 肺腺癌被形容為無聲殺手」,本港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陳亮祖曾接受TOPick訪問時指出肺腺癌屬非小細胞肺癌之一據統計數字顯示本港平均每年有約3000宗肺腺癌新症確診個案。 陳亮祖指出,肺腺癌與一般肺癌略有不同,肺腺癌未必與吸煙有關係,患者相對較年輕,他曾接觸有患者僅30歲便確診;他直言,肺腺癌的起因至今未能確認,有機會與環境污染,空氣內出現放射性氣體有關。 經常待在辦公室,空氣不流通,空調內的「氡氣」會釋放幅射,市民吸入太多,會有可能引起肺部細胞變異造成癌症。 陳亮祖表示,肺腺癌早期徵狀並不明顯,確診時大多已達末期,並擴散至身體其他地方。 患者的徵狀,亦已超越持續咳嗽和氣喘等一般肺癌的情況: 患者會感到骨痛或頭痛,四肢乏力,但其實當時癌細胞已由肺部擴散至肝﹑骨或淋巴。

  4. 3 天前 · 不抽菸不下廚沒家族病史,40歲教授卻診斷出肺腺癌:肺癌這場病對我是人生意外也是最大祝福 國內提供免費「五癌篩檢」 定期接受癌症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亦能有效提高癌症治療效果、增加癌症存活率。

  5. 2024年5月6日 · 肺癌是香港頭號癌症殺手,在 2021 年,不論男女,都是死亡率居首的癌症,其五年存活率,男女均分別只有約 17%及 29%。 肺癌最可怕之處,在於其徵狀不明顯,超過 5 成的病人在發現時,已處於俗稱為「末期」的第四期。 針對這類難以察覺的癌症,篩查的作用便更加明確。 有呼級系統科專科醫生解釋,過往以 X...

  6. 2024年5月8日 · 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晉興以員工健康是企業最大的資產談肺腺癌的防治為題演講指出肺癌是當今最要命的新國病堪稱癌症三冠王」,每年死亡總人數超過1萬人早已超越肝癌居冠。 且肺癌是目前每年癌逝人數唯一破萬的一種癌症,發生率同樣在去年超越大腸癌,達16800多例。 不僅死亡率、死亡人數位居第一,更是健保支出最高的癌症,每年花費超過220億元。...

  7. 2024年5月7日 · 台灣的肺癌患者中肺腺癌佔比高達約七成遙遙領先其他類型的肺癌。 尤其特別的是,台灣肺腺癌和歐美國家很不一樣,不抽菸也遭殃的比例特別高,一直是一個困擾醫學界的難解謎團。 【 延伸閱讀:不抽菸得肺癌重大發現登上《自然》封面! 破解空污致癌機制、提出全新預防和治療方式 】 過去已有不少專家猜想,除了台灣人特殊的基因背景外,空污懸浮微粒(particulate matter,縮寫 PM)是導致不吸菸肺癌的「藏鏡人」之一,特別是其中的 PM2.5,指的是粒子直徑小於 2.5 微米(1 微米=百萬分之一公尺)的細微顆粒,大約 28~30 顆才如一根頭髮粗。 汽機車和燒煤、柴油、木柴都會產生 PM 2.5,因為粒徑小,可以深入肺泡,並可能抵達細支氣管壁,干擾肺部的氣體交換。

  8. 2024年5月9日 · 眾所周知抽菸是致癌危險因子但台灣抽菸比例持續下滑,「抽菸的人一直在減少為什麼得到肺癌的人卻持續增加? 」台大醫院肺癌治療權威胸腔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陳晉興指出台灣肺癌患者有6成不吸菸原因恐與空污有關由於晚期肺癌5年存活率僅10%,通常出現症狀再治療已經來不及而一般X光難及早揪出病灶因此建議超過45歲,「只要有在呼吸就應該做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