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3 天前 · 明醫網 > 傅卓明物理治療師. 肩膊岡上肌斷裂屬於旋轉袖肌群斷裂 (Rotator Cuff Tear) 中常見的一種斷裂。 旋轉袖肌群其實包括四條肌腱:肩胛骨上方的岡上肌、後方的岡下肌 (Infraspinatus)、下方的小圓肌 (Teres Minor) 及前方的肩胛下肌 (Subscapularis)。 研究發現每四個五十歲以上人士之中便會有一人的肩膊岡上肌斷裂,所以是中老年非常普遍的肩疾。 但研究亦同時發現岡上肌斷裂患者只有三分一人會出現症狀。 所以普遍觀點認為岡上肌斷裂是人類自然退化的一部分,如無症狀者其實不用治療。 造成岡上肌斷裂的成因主要有兩種:一為意外受傷 (例如跌傷)、另一種為重覆性勞損 (多為長時間重覆將手臂舉高過肩的動作)。 通常岡上肌斷裂的症狀包括: 1.

  2. 2024年5月21日 · 醫生用於斷症或作出決定的思考模式,大致可分為以演繹推理(Deductive reasoning)為基礎的鑑別診斷法(Differential diagnosis,dDx)和以慣性識別(Pattern recognition)為基礎的捷思法(Heuristics)。 電視劇《醫神》經常引用的便是前者,主角們首先會收集患者的詳細病歷,繼而推算出一切的可能性(即是dDx),再根據病情的吻合程度、病症的或然率、診查結果等等將其逐一排除,直至收窄到正確的答案。 傳統上,醫學院教授的便是鑑別診斷法(所以醫學生開口埋口也是「排除」這個、「排除」那個),不過,到了臨牀實戰,大部分醫生卻會轉而採用捷思法。

  3. 2024年5月21日 · [2015-01-05] 明醫網 > 明人專欄.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簡稱BPPV)是眩暈最常見的一種。 患者感覺得自己在旋轉、或週圍的環境在旋轉,通常都是短暫發作,程度分輕微至嚴重。 因頭部姿勢的轉變而誘發症狀:例如抬頭或低頭、躺下、翻身或坐起來。 當站起來或走路時可能感覺得不平衡,雖然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症狀令人煩擾,通常都不是嚴重的疾病,但會增加跌倒的風險,醫生能給予有效的治療方法。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簡稱BPPV)是眩暈最常見的一種。 患者感覺得自己在旋轉、或週圍的環境在旋轉,通常都是短暫發作,程度分輕微至嚴重。

  4. 2024年5月21日 · [2015-11-05] 明醫網 > 健康醫事. 一條幼幼的運動棒,靠着揮動頭末兩端,引起顫動,便有助強化核心肌肉,鍛鍊到身體不同部位,聽來神奇,但原來亦有醫學根據,持續練習更可改善痛症及有效減重,你有否興趣嘗試? 運動工具林林總總,總有一種能引起你的運動興趣。 近年興起一種震頻式訓練,透過揮動Flexi-bar來產生運動效能,究竟原理是什麼? 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學院精英教練及導師黎雪蓮解釋︰「研究指出,我們震動Flexi-bar時,會產生約4.6Hz的顫動頻率,這些顫頻由手掌根部傳至前手臂、肩膀、頸部以至全身部位,從而令身體核心肌肉產生反應,全身『好似做緊運動咁』。 其主要功用為強化核心肌肉,增加骨質密度,有助預防骨質疏鬆。

  5. 2024年5月21日 · 人體有大致五種感官功能,即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體感),外間的變化如聲音、氣味等能夠觸動特定的感官受體,從而產生神經信號直達大腦,這樣我們便能夠知曉及對應環境中的變化。 不過,當接收是持續及相對固定的信號,大腦便會自動下調神經系統的敏感度,形成慣性。 「Exactly,那就是Neural adaptation(神經慣性效應),比方說,第一次戴手錶,初時總會覺得手腕箍住箍住的,但只要等神經信號平靜下來(除非集中精神去想),便不會感到手錶存在。 我明白溫醫生的意思了,你想說穿緊身衣服起先可能有點不自然,但當感官受體對衣物的壓力和溫度產生了慣性效應,便會如同平常一樣。

  6. 2024年5月21日 · 容樹恆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會長現為威爾斯親王醫院骨科顧問醫生專注於運動醫學及關節鏡手術等有關工作亦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隊醫。 (patrick@ort.cuhk.edu.hk) 是球季剛完結,他們想將過去一年的傷患一次過檢驗出來。 他們大部分都懷着戰戰兢兢的心情,希望診斷過後,我會告訴他們沒事。 然而亦有些早已心裏有數,知道自己身體已有一些問題,只希望由我幫他們確定這個殘酷的現實。 上星期,一位職業足球員被診斷膝蓋的前十字韌帶斷裂後立刻大叫:「天啊! 我的命根斷了! 」老實說,前十字韌帶斷裂在運動創傷科門診很常見,但十多年來,我倒是第一次聽見有人以「命根」來形容它。 但我發覺十分貼切──前十字韌帶對於職業足球員來說,就如生命一樣,斷了,職業生涯也可能就此結束。

  7. 3 天前 · 上周傅卓明物理治療師己於本欄詳細解釋過低溫症(Hypothermia)及肢體被凍傷(Frostbite)的成因及症狀,今期會繼續刊出其治療及預防方法供各位參考。 治療低溫症首先要將患者帶到溫暖的室內,並漸進地為患者增加體溫。 切忌磨擦患者的身體及四肢,應使用溫暖的毛毯再加上急救者的體溫先讓患者的身體溫暖起來。 如果先溫暖起來的是四肢,低溫的血液便會湧向心臟並對患者的生命構成威脅,所以為患者恢復溫暖時應以身體為先。 對於較輕微的低溫症患者,除上述方法外,可額外給他一杯含糖的熱飲,有助更快復原。 治療輕度凍傷的手指或腳趾應將患處浸於溫水內直至患處回復知覺及活動能力。 當患處神經線解凍時,通常會感到極度痛楚。 切忌磨擦﹑搖動或拍打患處,因結冰的細胞會很容易受外力破壞甚至脫落。

  1. 其他人也搜尋了